3,682
个编辑
更改
经渠 (LU8)
,创建页面,内容为“经渠 (LU8,JingQu) 经穴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
经渠 (LU8,JingQu) 经穴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发热,胸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食道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
==释名==
《灵枢•本输》:“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穴属手太阴之经,当动脉所在,血气旺盛,犹如水渠。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陷中,当腕掌侧横纹上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旋前方肌;穴区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桡神经深支和桡动脉分布。
==功能==
止咳宁嗽,顺气平喘,宣肺利咽,降逆平喘。
==配穴举例==
配行间治咳嗽,配丘墟治胸背急、胸中澎澎 (《千金要方》)。
配丘墟,有肃降肺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咳嗽胸满,胸背急。
配丘墟、鱼际、昆仑、京骨,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背痛。
==操作==
直刺0.3-0.5寸;禁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
《资生》:治足心痛。
==穴义==
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名解==
1)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经渠。2)肺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因肺经的经水由本穴经过,动而不居,故为经穴。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变化是蒸发散热,为生气之穴,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之气,地部经水性温热,天部之气性凉湿。
==运行规律==
本穴的地部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太渊穴,一方面又不断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以气化水湿的形式将肺经气血的热能传输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
《灵枢•本输》:“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医学入门》:“近关上”。
==功效==
宣肺、利咽、复脉。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哮喘、气促、热病汗不出、浮肿、胸中膨膨然、数欠、胸背痛、心痛欲呕、喉痹、手腕疼痛、掌中热、足心痛、回六脉。
近人报道:咽喉肿痛、无脉症。
==方例==
咳嗽:经渠、行间。
热病汗不出:经渠、大都。
==刺灸法==
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不要伤及桡动、静脉。禁用直接灸,以免损伤桡动、静脉。
==其它==
经(金)穴。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http://www.zk120.com/ji/ 查找更多中医古籍]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发热,胸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食道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
==释名==
《灵枢•本输》:“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穴属手太阴之经,当动脉所在,血气旺盛,犹如水渠。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陷中,当腕掌侧横纹上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旋前方肌;穴区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桡神经深支和桡动脉分布。
==功能==
止咳宁嗽,顺气平喘,宣肺利咽,降逆平喘。
==配穴举例==
配行间治咳嗽,配丘墟治胸背急、胸中澎澎 (《千金要方》)。
配丘墟,有肃降肺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咳嗽胸满,胸背急。
配丘墟、鱼际、昆仑、京骨,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背痛。
==操作==
直刺0.3-0.5寸;禁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
《资生》:治足心痛。
==穴义==
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名解==
1)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经渠。2)肺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因肺经的经水由本穴经过,动而不居,故为经穴。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变化是蒸发散热,为生气之穴,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之气,地部经水性温热,天部之气性凉湿。
==运行规律==
本穴的地部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太渊穴,一方面又不断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以气化水湿的形式将肺经气血的热能传输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
《灵枢•本输》:“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医学入门》:“近关上”。
==功效==
宣肺、利咽、复脉。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哮喘、气促、热病汗不出、浮肿、胸中膨膨然、数欠、胸背痛、心痛欲呕、喉痹、手腕疼痛、掌中热、足心痛、回六脉。
近人报道:咽喉肿痛、无脉症。
==方例==
咳嗽:经渠、行间。
热病汗不出:经渠、大都。
==刺灸法==
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不要伤及桡动、静脉。禁用直接灸,以免损伤桡动、静脉。
==其它==
经(金)穴。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http://www.zk120.com/ji/ 查找更多中医古籍]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