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7
个编辑
更改
偏历 (LI6)
,创建页面,内容为“偏历 (LI6,pianLi) 络穴 ==主治== 耳鸣,耳聋,目赤,鼻衄,喉痛,臂腕酸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衄,结膜炎,耳聋,耳鸣...”
偏历 (LI6,pianLi) 络穴
==主治==
耳鸣,耳聋,目赤,鼻衄,喉痛,臂腕酸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衄,结膜炎,耳聋,耳鸣,牙痛;
其它:面神经麻痹,扁桃体炎,前臂神经疼。
==释名==
偏,偏离;历,逾越。手阳明之络由此走向手太阴。《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出处==
《灵枢•经脉》。
==定位==
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腕背横纹上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腱、拇长展肌腱;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经过,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桡动脉分布。
==功能==
明目聪耳,清热利尿,通经活络。
==配穴举例==
配太渊治肺虚咳嗽;配翳风、听会治耳鸣,耳聋;配天枢、阳陵泉治水肿 (《实用针灸学》)。
配太渊,为原络配穴法,有疏风解表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咽喉痛。
配水分、阴陵泉,有健脾利水作用,主治水肿。
配阳溪、商阳、络却、腕骨、前谷,有疏散清热,行气利窍作用,主治实邪耳鸣。
==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灵枢》: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
《甲乙经》:风疟汗不出,偏历主之。
《金鉴》:肺经里之原穴太渊,大肠表之络穴偏历,二穴应刺之症,即胸胀溏泻,小便频数,洒洒恶寒,翕翕发热,咳嗽喘促,气短,皮肤、肩、背、缺盆麻木痉痛,皆肺、大肠经病也。
==穴义==
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别走肺经。
==名解==
1)偏历。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偏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偏历。2)大肠经络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气偏走肺经,有联络大肠经与肺经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
阳热之气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偏走肺经,二是循大肠经上行。
==功能作用==
向肺经输送大肠经的阳热之气,改善肺气之虚。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前臂背面桡侧,腕横纹上了3寸处。屈肘时,当阳溪与曲池连线的前1/4折点。
《灵枢•经脉》:“去腕三寸”;《循经考穴编》:“阳溪斜上;一法:列缺后一寸五分。”
==功效==
清肺气,调水道,通脉络。
==主治==
古代记述:目不明,鼻衄,耳聋耳鸣,喉痹,肩膊肘腕酸痛,小便不利,水蛊,嗌干,口噼,颊肿,癫疾多言,风疟汗不出。
近人报道: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前臂神经痛,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方例==
腕部腱鞘炎:偏历、列缺、阳溪。
==刺灸法==
向上或向下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其它==
络穴。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http://www.zk120.com/ji/ 查找更多中医古籍]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
==主治==
耳鸣,耳聋,目赤,鼻衄,喉痛,臂腕酸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衄,结膜炎,耳聋,耳鸣,牙痛;
其它:面神经麻痹,扁桃体炎,前臂神经疼。
==释名==
偏,偏离;历,逾越。手阳明之络由此走向手太阴。《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出处==
《灵枢•经脉》。
==定位==
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腕背横纹上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腱、拇长展肌腱;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经过,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桡动脉分布。
==功能==
明目聪耳,清热利尿,通经活络。
==配穴举例==
配太渊治肺虚咳嗽;配翳风、听会治耳鸣,耳聋;配天枢、阳陵泉治水肿 (《实用针灸学》)。
配太渊,为原络配穴法,有疏风解表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咽喉痛。
配水分、阴陵泉,有健脾利水作用,主治水肿。
配阳溪、商阳、络却、腕骨、前谷,有疏散清热,行气利窍作用,主治实邪耳鸣。
==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灵枢》: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
《甲乙经》:风疟汗不出,偏历主之。
《金鉴》:肺经里之原穴太渊,大肠表之络穴偏历,二穴应刺之症,即胸胀溏泻,小便频数,洒洒恶寒,翕翕发热,咳嗽喘促,气短,皮肤、肩、背、缺盆麻木痉痛,皆肺、大肠经病也。
==穴义==
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别走肺经。
==名解==
1)偏历。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偏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偏历。2)大肠经络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气偏走肺经,有联络大肠经与肺经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
阳热之气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偏走肺经,二是循大肠经上行。
==功能作用==
向肺经输送大肠经的阳热之气,改善肺气之虚。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前臂背面桡侧,腕横纹上了3寸处。屈肘时,当阳溪与曲池连线的前1/4折点。
《灵枢•经脉》:“去腕三寸”;《循经考穴编》:“阳溪斜上;一法:列缺后一寸五分。”
==功效==
清肺气,调水道,通脉络。
==主治==
古代记述:目不明,鼻衄,耳聋耳鸣,喉痹,肩膊肘腕酸痛,小便不利,水蛊,嗌干,口噼,颊肿,癫疾多言,风疟汗不出。
近人报道: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前臂神经痛,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方例==
腕部腱鞘炎:偏历、列缺、阳溪。
==刺灸法==
向上或向下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其它==
络穴。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http://www.zk120.com/ji/ 查找更多中医古籍]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