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螺
来自中医百科
瓜螺简介
学名:Cymbium melo
英文名:Whelk
分类: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涡螺科
产地及产期:产于海南岛三亚、陵水、 儋县、临高、琼海和文昌沿海,见于台湾、福建、广东沿海。
外形特征:贝壳大,近圆球状。壳高 154.0 mm。壳宽 105.0mm。螺旋 部低小,成体时几乎完全沉没在体螺层中,体螺层极膨大。壳面有细的生长纹。全壳桔黄色,杂有棕色斑块,被有薄的污褐 色壳皮。壳口大。外唇薄,弧形。内唇扭曲,下部具4个强大的褶叠。前沟短宽,足大。无厣。
生活习性:生活于数米水深的泥沙质海底。肉食性,雌雄异体,产卵期4-5月,角质卵囊黄褐色,长卵圆形,每囊一卵,一螺所产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粗大的柱状卵群,高约230mm,径约110mm,俗称“红螺塔”。卵孵化后,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
瓜螺药用
【药 名】:瓜螺
【来 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卵群。
【功 效】:辛凉解表、敛酸止痛。
【主 治】: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渴、 胃热泛酸、中脘有烧灼感、口干欲凉饮、甚者剧痛。
【性味归经】:辛,甘、平。入肺、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5一25克。
【别 名】:油螺、红螺(《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东海和南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卵群入药(红螺塔)。春季拖网采捕,将卵块剥开,用刀撕去薄膜,水浸后凉干。
【拉丁名】:Cym-bium melo (sdander)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瓜螺》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