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痧草
来自中医百科
三卷。清·陈耕道(字继宣)撰。成书于清嘉庆六年(1801)。又名《疫痧草辨论章》、《疫痧草病象章》。上卷病象章,总论疫痧(猩红热)的病因、病机及证治原则;中卷见象章,为疫痧证治;下卷汤药章,列治疗方药。烂喉痧一症古医籍未见细载,据叶天士所言至雍正十一年(1733)始有。陈氏因见其症险,传染致死者众,自古无专书,故观其象、察其机,偶有所得,遂笔之于书。本书对猩红热的传染性、发疹、烂喉等特点有相当深入的认识,指出发病原因是疫毒自口鼻吸人,吸受于病人,或吸自外界,其毒则一,已显示现代传染病的初步概念。通过临床细致观察,同样表现烂喉、发痧,有有疫、无疫之分,病机及预后不一,疫痧与伤寒也有区别,对疫痧的辨证从发热、出汗、脉象、二便、神志、呼吸、唇齿、肌肤及舌象、烂喉、秽气等四十六项,条辨缕析,具体而实用。如对发痧部位先后的顺逆需结合神气及烂喉状况而定,指出猩红热患者有舌赤多刺(草毒舌)的特点,咳嗽是发痧的吉象等,有其指导临床实际意义。阐明疫痧的治法要领是在疫火未肆之前先化其火,用大剂清化药,并分疏达、清散、清化、下夺、救液等五大法则,各备方药,既不同于伤寒治法,也有别于当时流行的甘润养阴的白喉治法。书末经验良方介绍刺喉、少商泻痄、吐法、吹药、漱口、敷药等多种疗法,以及同代医家李修纯、祖鸿范、叶天士、王景伯等对烂喉痧的证治论述。并指出慎用辛温、辛燥药等治法禁忌和避疫方法。是书因其列证详而论之慎,治疗精而有常法、变法,被后世医家奉为治疫痧之圭臬。其后有关烂喉痧的专论,如夏春农的《疫喉浅论》、金德鉴的《烂喉SS痧辑要》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现存清道光十四年(1834)梓文斋刻本、道光十八年同善堂刻本等二十余种版本。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疫痧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