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涎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病证名。小儿病多涎者,《太平圣惠方》谓为 “风热壅脾,积聚成涎”所致。《幼科释谜》: 小儿涎痰,“痰由涎结,涎乃脾泔。脾运胃液,肢体皆咸。脾气不足,风热相兼。壅遏中脘,口沫淹淹。乃生壮热,惊搐渐添。”“然痰与涎,津液所涵。实为元气,相附如缄。”小儿痰涎,可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补益中气,而徒去其痰涎。痰涎虽病液,亦元气所附,去之不已,遂成虚脱,每见惊搐壮热等症。治当利气化痰,如二陈汤、半夏丸、白术散、牛蒡子散之类。参见痰涎壅滞条。 [1]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痰涎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痰涎》经典原文。
  1. 李经纬,余瀛鳌,欧永欣等 主编.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第18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