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结血瘀证
来自中医百科
痰结血瘀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气血不能正常运行,致血瘀痰凝壅结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瘿病。
治法
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病因
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气血不能正常运行,致血瘀痰凝壅结。
病机
痰气交阻,血脉瘀滞,相互搏结于颈前,故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脾失健运,故见纳差;舌质暗或紫,苔薄白,脉涩或弦为痰结血瘀之象。
辨证要点
局部肿块,舌质暗或紫,苔薄白,脉涩或弦。
临床表现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较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方剂
海藻玉壶汤加减。
常用中药
海藻、昆布、海带、青皮、陈皮、半夏、胆南星、浙贝母、连翘、甘草、当归、赤芍、川芎、丹参。
常用腧穴
瘿肿局部、天突、膻中、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膈俞、血海。
常见病
瘿病。
预防与调护
1. 因水土失宜所致者,应注意饮食调摄。 2. 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 3. 在病程中,要密切观察瘿肿的形态、大小、质地软硬及活动度等方面的变化,如瘿肿经治不消,增大变硬,应高度重视,防止恶变。 [1-3]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痰结血瘀证》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