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混合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

疾病别名

又称多形性汗腺腺瘤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

疾病概述

皮肤混合瘤(又称多形性汗腺腺瘤)是一种较小且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上唇的巨大皮肤混合瘤更为少见,且易与发生于上唇黏液腺的多形性腺瘤(唾腺混合瘤)相混淆。

疾病描述

本病又名汗腺混合瘤及软骨样汗管瘤,是一种汗腺的良性肿瘤,类似唾液腺的混合瘤,由上皮细胞及软骨样或粘液样间质所构成。

症状体征

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最常见于20~40岁,很少发生于20岁以内者。男性多见,约多于女性2倍。无家族发病倾向。80%位于头颈部。通常为单发、坚实结节,直径0.5~3.0cm。其表面的皮肤颜色正常,偶呈紫红色。表面光滑,很少破溃。大多数缓慢生长,可达40年。

病理生理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具有管状和囊状或部分分支的腔,另一种可具有小的管状腔。前者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管状,此外还有囊性扩张和分支,管状腔埋在丰富的间质内,衬以两层上皮细胞,腔内有嗜伊红无定形物质,PAS染色阳性,耐淀粉酶。团块内可见大量透明细胞,或见类似于顶泌汗腺的柱状细胞。有时有毛分化形成的角质囊肿和上皮巢。此外还有大小不等的上皮细胞团块,并无腔隙。也有呈单排上皮细胞或单个上皮细胞广泛散布于间质内。在许多区域内有丰富的间质,或表现为粘液样,弱嗜碱性,或类似软骨样。

在有小管状腔的混合瘤中则可见许多小导管,主要为小的上皮细胞团块或孤立的上皮细胞散在于粘液样的间质内。上述管腔仅衬以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并从该处增生呈逗号样,伸入间质内。粘液样基质阿新蓝染色阳性,甲苯胺蓝或Giemsa染色呈异染性。

诊断检查

本病临床上无特征,需靠病理检查作出诊断。与其它真皮内结节均需鉴别。如发生于颈部,则究竟起源于汗腺或唾液腺,则不易确定。

相关出处

皮肤病学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皮肤混合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皮肤混合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