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乙哌立松颗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盐酸乙哌立松颗粒,适应症为中枢性肌肉松驰药。用于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背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用于改善下列疾病所致的痉挛性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椎病,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大脑性轻瘫,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脊髓神经症(SMON)及其它脑脊髓疾病。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乙哌立松。

性状

本品为白色颗粒;味甜、微麻。

适应症

中枢性肌肉松驰药。用于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背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用于改善下列疾病所致的痉挛性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椎病,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大脑性轻瘫,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脊髓神经症(SMON)及其它脑脊髓疾病。

规格

50mg

用法用量

饭后口服。通常成人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出现下列不良反应时应停止用药:休克、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血液学检查异常(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值)。  2、可能出现下列不良反应:  皮肤:皮疹、瘙痒等;  精神神经:失眠、头痛、困倦、身体僵硬、四肢麻木、知觉减退、四肢发颤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口干、便秘、腹泻、腹痛、腹胀等,偶有口腔炎;  泌尿系统:尿闭、尿失禁、尿不尽感等;  全身症状: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全身倦怠,偶有头晕、肌紧张减退等;  其它:颜面热感、出汗等。

禁忌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休克者及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2、若出现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嗑睡等症状时,应减少或停止用药;  3、用药期间不宜从事驾驶车辆等危险性机械操作;  4、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血压、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象的情况。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对孕妇及可能怀孕的妇女,应在判断其在治疗上的益处高于风险时,方可用药。  2、哺乳期妇女应避免用药,必须用药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本品在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使用经验不足)。

老年用药

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有所降低,故应采取减量和加强观察等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

类似药物盐酸甲苯哌丙酮在与甲氧卡巴莫合用时,曾有眼调节障碍的报道。

药物过量

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对本品过量,可采取洗胃及常规的支持治疗等措施。

药理毒理

文献资料表明,本品能同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管平滑肌,缓和骨骼肌紧张并改善血流。通过改善各种肌紧张症状,抑制脊髓反射,并作用于γ-系,减轻肌梭的灵敏度,从而缓解骨骼肌的紧张,并且通过扩张血管而显示改善血流的作用,从多方面阻断紧张亢进→循环障碍→肌疼痛→肌紧张亢进,这种骨骼肌紧张的恶性循环。本品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小鼠口服LD50为668.7mg/kg,静注LD50为41.98mg/kg,实验值与文献值基本一致。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品无抗原性,无致突变性,无生殖毒性,亦不产生身体或精神依赖性。

药代动力学

文献资料表明,本品口服后,几乎全部由消化道吸收,健康成人一次口服150mg后约1.6~1.9小时,血浆浓度达最高峰,峰浓度为7.5~7.9ng/ml,半衰期为1.6~1.8小时;大鼠投药30分钟后的组织内分布情况,在脑、脊髓、坐骨神经及肌肉中的分布几乎与血液中的分布相同;投药后43%排至胆汁中,进入肠肝循环;大部分在24小时内以非活性羧酸型代谢物排出体外,77%由尿排出,21%从粪便中排出。

贮藏

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

包装

铝塑复合膜包装,15袋/盒。

有效期

暂定两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盐酸乙哌立松颗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盐酸乙哌立松颗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