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子髎 (GB1)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瞳子髎 (GB1,TongZiLiao)

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Akupixgbgb1.jpg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

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屈光不正,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萎缩;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别名

太阳、前关、后曲、鱼尾。

释名

瞳子,指眼;髎,指穴位。穴在眼旁,故名。位当牙关之前,又名“前关”。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肌;穴区内有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上颌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颞支、颧支和颞浅动脉分布。

功用

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配穴举例

配睛明、丝竹空、攒竹治目痛、目赤、目翳;配头维、印堂、太冲治头捅 (《腧穴学》)。

配睛明、丝竹空、攒竹,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配头维、印堂、太冲,有疏散风热,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配合谷、太阳、颧髎,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

操作

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文献摘要

《甲乙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铜人》:治青盲目无所见,远视,目中肤翳,白膜,头痛,目外眦赤痛。

《资生》:目中翳膜,针瞳子髎、丘墟。

《图翼》:妇人乳肿,针瞳子髎、少泽。

别名

太阳,前关,后曲。

穴义

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穴内后冷降归地。

名解

1)瞳子髎。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为肾水所主之处,此指穴内物质为肾水特征的寒湿水气。髎,孔隙也。瞳子髎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后冷降归地。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在下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质即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部,冷降的水滴细小如从孔隙中散落一般,故名瞳子髎。2)太阳。太,大也。阳,天部的阳气也。太阳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本穴为胆经第一穴,位处头面的天部,而胆经气血所处为半表半里,胆经体内经脉无物外传本穴,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的天部之气因而汇入本穴,本穴物质来自天之上部,故名太阳。3)前关。前,与后相对,指人头面的前面部分,前为阴、后为阳,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之性。关,关卡也。前关名意指穴内的寒湿水气被关卡于内,不得吸热外行。理同瞳子髎名解。4)后曲。后,与前相对,指人头面的后面部分,后为阳、前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阳热之性。曲,隐秘也。后曲名意指穴内外散的阳热之气隐而不见。本穴物质为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汇集而成,气血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而在穴内同时进行的吸热蒸发则如隐而不见,故名后曲。5)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由穴外汇集本穴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手太阳经上行外散的阳热之气、手少阳经向外飘散的湿冷之气,故本穴为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后化雨冷降地部,小部分循胆经下传于听会穴。

功能作用

降浊去湿。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面部目外眦旁,眼眶外侧缘处。闭眼,当外眼角纹头尽处。

《针灸甲乙经》:“在目外,去眦五分”。

功效

祛风,泄热,明目。

主治

古代记述:青盲无所见,外眦赤痛,怕光羞明,目翳,目痒,头痛,眼睑瞤动。

近人报道:结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夜盲,视神经萎缩,近视,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方例

夜盲症:瞳子髎、睛明、养老、足三里。

目内生障:瞳子髎、晴明,合谷、足临泣。

刺灸法

沿皮向后方(太阳)横刺0.5~1寸。不灸。

其它

交会穴: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GB1)&m=0 瞳子髎 (GB1)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GB1)&m=0 《瞳子髎 (GB1)》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