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符箓,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现代解释

道士在制符的过程中,需要发动自身 灵场向符内封注 灵气,用现代的说法就是通过自身的生理电场将墨汁和 朱砂磁化,在符上形成一个微小的磁场来诱导天地元气的 业力变化。要发动这种生理电场,需要特殊的遗传天赋,也就是所谓的 灵根。没有灵根遗传基因的人,即使学会了方法,也无法发出灵气。 符箓灵根这种特殊的遗传天赋需要家族的基因传承,所以为了保持这种传承,使用符箓的 正一道通常并不出家。而不使用符箓的 全真道则是 出家的,全真道主要通过 内丹修炼精气神形成 三花聚顶、 五气朝元,来产生后天的 神通。 纸符里能够封存的灵气有限。要到现场去设坛施法,在现场马上使用才最有效。人体的生物电场强度有限,无法对符箓上的墨汁和朱砂进行充分的磁化。类似于 磁化水制备后的 消磁过程,符箓能够存放的时间很短。==正文==

道教方术。“符”是道士书写的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箓”是记天曹官属佐吏之名、又有诸符错杂其间的秘文。道教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能治病、镇邪、驱鬼、召神。 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建立时,即使用符箓术。史载张陵曾“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道书称太上老君下降鹤鸣,授张陵“正一盟威”之经930卷,符图70卷。《太平经》云:“欲除疾病而大开道者,取诀于丹书吞字也。”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最初就是用朱笔书写符箓于纸,烧于水中,为人治病,并以此为传道的主要方法。此后符箓之术遂成为天师道、正一道派之主要方术。东晋后期出现的灵宝派亦重符箓,其所出经书中,符箓斋戒书占半数以上。“三张”(张陵、张衡、张鲁)或稍后时期,天师道内盛行过一种授箓制度,即对入道者,须举行授箓仪式,将箓授予入道者,随身佩戴;其后视入道年限和道行深浅更换不同等级之箓。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继承授箓制度。北魏太武帝曾亲备法驾而受箓;北周时,帝受箓如魏之旧。皇帝受箓,既表示其崇信道教,又表示其帝位神授。隋唐时外丹术大盛,符箓不显,但亦不乏擅长符箓之术的道士,以叶法善声名最着。北宋时,龙虎、阁皂、茅山分传天师、灵宝、上清三宗经箓,称“三山符箓”。金元之际,内丹鼎盛,但擅长符箓术之正一道仍在南方同北方之全真道、真大道教、太一教并立。明代以后,全真转衰,正一道仍以符箓之术行世。 现存有关符箓之经籍颇多。《正统道藏》三洞之神符类,皆为此类经书。其中有《三洞神符记》、《太上灵宝五符》、《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符箓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符箓》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