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宾 (KI9)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筑宾 (KI9,ZhuBin) 阴维脉郄穴

Akupixkk9.jpg

主治

癫狂痫证,呕吐,疝气,小腿内侧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癫痫;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睾丸炎;

其它:神经性呕吐,小儿胎毒,腓肠肌痉挛。

释名

筑有捣的意思,用指体表脉搏跳动应手有力之处;宾,宾客。穴在胫后动脉之旁,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太溪与阴谷连线上,当太溪上5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穴区内有隐神经分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支,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支分布。

功用

调理下焦,宁心安神。

配伍

配膀胱俞、三阴交,有调理下焦,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赤尿痛。

配百会、人中,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文献摘要

《外台》:癫疾,呕吐。

《循经》:脚软无力。

穴义

足三阴经气血混和重组后的凉湿水气由此交于肾经。

名解

1)筑宾。筑,通祝,为庆祝之意。宾,宾客也。筑宾名意指足三阴经气血混和重组后的凉湿水气由此交于肾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足三阴经气血在三阴交穴混和后既无热燥之性亦无寒冷之性),性同肺金之气,由此传入肾经后为肾经所喜庆,本穴受此气血如待宾客,故名筑宾。2)阴维脉郄穴。郄,孔隙也。本穴既为肾经之穴,同时又为阴维脉之穴,而三阴交穴传入本穴的气血较为细少,如从孔隙中传来一般,故为阴维脉郄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

散热后横向下行阴谷穴。

功能作用

散热降温。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位置

小腿内侧面,内踝尖上5寸,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当腓肠肌肌腹内下方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足内踝上{15}分中”;《圣济总录》:“内踝上五寸”;《针方六集》作:“在足内踝上六寸{15}分中”。

功效

理下焦、清神。

主治

古代记述:腹部疝痛、癫疾狂言、呕吐、足{15}痛、脚软无力、瘿瘤、不育。

近人报道: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精神分裂症、腓肠肌痉挛。

方例

呕吐涎沫:少海、筑宾。

尿路感染:中极、归来、筑宾、复溜、飞扬。

刺灸法

直刺0.5~1.5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

阴维脉郄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KI9)&m=0 筑宾 (KI9)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KI9)&m=0 《筑宾 (KI9)》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