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梅花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药名,别名绿梅花。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主产江苏、浙江。酸、涩,平。入肝、胃经。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散结。治肝郁气滞,胸胁胀闷,脘腹疼痛,梅核气,食欲不振,暑热烦渴。煎服:3-6克,用治瘰疬,鸡蛋开一孔,入本品7朵,封口蒸熟,去花食蛋,每日一枚,连服七日。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小枝多绿色,枝端尖刺状,无毛,叶互生,宽卵形至卵形,长4-10cm,宽3-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色较浅,嫩时两面有毛,老时仅下面脉上有柔毛;叶柄有毛,托叶早落。花1-2朵簇生,先叶开放,有香气,萼片5,常带紫红色,花后常不反折;花瓣5,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的重瓣;雄蕊多数,心皮1,密被短柔毛。核果近球形,两边扁,有纵沟,直径2-3cm,熟时黄色,有短柔毛。花期3月,果期5-6月。

产地分布

白梅花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红梅花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其中安徽的歙县种植面积较大。

药用价值

《百花镜》:“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饮片新参》:“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花蕾。入药分白梅花、红梅花两种。

  • 性 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
  • 性味归经: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
  • 功能主治: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 用法用量:3-5g。
  • 贮 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1]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绿萼梅花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绿萼梅花》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