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盛证
来自中医百科
是指肝气不舒,郁久化火,迫血妄行所表现出来的两胁胀痛,乳窍流血,舌质红,脉弦的一类病证。根据本病病变脏腑相同,其临床表现及证型比较简单。
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病因
情志不畅,忧思郁怒。[1]
辨证要点
两胁胀痛,乳窍流血,舌质红,脉弦。
病机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灼伤血络,则乳头溢血;肝气郁结,血络瘀阻,或乳晕部可触及小肿物;肝火过旺,故烦躁易怒,肝火扰心,故胸闷胁痛,失眠多梦;肝火旺,则内动燔阴血,阴血沸腾走窜,感受寒湿之邪,相搏而成血瘤。舌红、苔薄黄、脉弦均为肝郁化热之象。[2]
临床表现
乳窍流血色鲜红,两胁胀痛,失眠多梦,伴性情急躁,舌质红,脉弦。
常用中药
白术、柴胡、当归、茯苓、甘草、牡丹皮、山栀、芍药。
常用腧穴
水沟、内关、神门、太冲、行间、侠溪、外关等。[3]
常见证型
1.肝火旺盛证 乳衄
临床表现:乳窍流血色鲜红或暗红,乳晕部可扪及肿块,压痛明显;伴性情急躁,乳房及两胁胀痛,胸闷嗳气,口中干苦,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方剂:丹栀逍遥丸加减。 针灸疗法:水沟、内关、神门、太冲、行间、侠溪、外关。
2.肝火旺盛证 血瘤
临床表现:多发于头面或大腿部,肿块呈丘疹或结节状,表面呈红色,易出血,常因情志不遂或郁怒而发生胀痛;可伴心烦易怒、咽干口苦等症;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肝泻火,祛瘀解毒。 方剂:丹栀逍遥丸和清肝芦荟丸加减。 针灸疗法:神门、太冲、行间、侠溪、外关。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肝火旺盛证》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