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 PV)引起的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3700年医书上就有此病的记载。20世纪初期,在世界各地大多数呈零星发病状态,很少见大范围的流行。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常有此病流行。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疫苗以后,脊髓灰质炎才逐渐得到控制。1955年,Jonas Salk研制成功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标志着人类战胜脊髓灰质炎的开始,1961年,Albert Sabin研制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OPV)问世,给免疫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人类成功灭绝天花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把脊髓灰质炎列为第二个消灭的传染病。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世界范围的消灭脊髓灰质炎运动,目标是在2005年让全球人类都不再遭受脊髓灰质炎的侵害。

脊髓灰质炎在任意年龄都可以发病,但主要的得病群体是3岁以下的儿童,所占比例超过50%。脊髓灰质炎通常总是导致终生瘫痪,严重时病人可因窒息致死。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口腔分泌物传染。病毒感染首先从口进入,在咽、肠等部位繁殖。随后进入血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沿着神经纤维扩散。病毒破坏了刺激肌肉使之保持活力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不能再生,从而使其控制的肌肉失去正常功能。而腿部肌肉比手臂肌肉更容易受到影响。有时,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破坏影响到了躯干和胸部腹部肌肉的正常功能,会导致四肢瘫痪。在严重的情况下,病毒攻击脑干神经细胞,使病人呼吸困难,无法正常说话和吞咽。如果没有外在设备帮助病人正常呼吸,将有生命危险。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微小RNA肠道病毒,直径24-30nm,耐冷,0.5h可灭活,病毒分Ⅰ型、Ⅱ型、Ⅲ型,无交叉免疫预防接种时,三型疫苗均需应用。

脊髓灰质炎典型的临床经过依次为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麻痹六个阶段。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前驱期有1-3天的低热及咽痛咳嗽腹泻症状;瘫痪前期病毒已侵犯神经系统,由于病损广泛而轻微,患者表现不安、嗜睡多汗脑膜刺激症、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维持时间较短;瘫痪期多发生在病程2-7天,发热及肌肉疼痛达到高峰时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热退后瘫痪停止进展;恢复期1-2年,仍不恢复视为残留麻痹。

防疫措施主要有:1、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出生2个月后开始服用,连服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1岁以内服完,4岁时再服用1次。(迄今为止,我国儿童服用的都是“糖丸”疫苗,而国际通用剂型是液体疫苗);2、对于已发病的病人,从发病日起隔离不少于40天。同时,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及被污染用具要及时消毒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脊髓灰质炎病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