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俞 (DU2)
腰俞 (DU2,YaoShu)
目录
主治
月经不调,痔疾,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癫痫。
别名
背解、腰户、腰柱、髓孔、髓空、髓俞。
释名
俞,指穴位、穴居背部“腰尻之解”(骶管裂孔),故名。
出处
《素问•缪刺论》。
定位
在骶部后正中线上,当骶管裂孔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骶骨;穴区内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神经后支、骶正中动脉后支和臀下动脉分布。
功用
调经清热、散寒除湿
配伍
配长强、膀胱俞、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髋胯痛。
配环跳,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冷风冷痹,髋部寒痛。
配照海,有益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经闭,经少,小腹胀坠。
配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足痹不仁,足痿软不用。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文献摘要
《聚英》: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
现代研究
物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和提高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并可促进细胞DNA复制,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对氢化可的松肌注的小鼠,灸其“命门”穴可使其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有所提高。 (3)命门配关元,针后加灸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有一定疗效。
别名
髓空,背解,腰户,腰柱,髓俞。
穴义
督脉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
名解
1)腰俞。腰,腰部也。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本穴物质为长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其散热冷缩水湿滞重,上不能传于腰阳关穴,下不得入于长强穴,因此输向腰之各部,故名腰俞。腰户名意与腰俞同。2)髓空。髓,肾之精也,气也。空,空虚也。髓空名意指督脉的上行强劲之气至此后即变空虚。本穴物质为长强穴传来的强劲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而成天之下部的湿冷水气,天之上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故名髓空。髓俞名意与髓空同。3)背解。背,背部也。解,散也。背解名意指督脉的上行阳气至此为散解之状。理同髓空名解。4)腰柱。腰,腰部也。柱,支柱也。腰柱名意指本穴外输腰部的气血为腰部阳气的栋梁支柱。本穴外输腰部的气血为温性的水湿之气,此气对于寒湿之地的腰部来说则为阳热之气,它为充实腰部阳气的栋梁支柱,故名腰柱。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温性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外传腰之各部,小部分上行腰阳关穴。
功能作用
补益肾气。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主治
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脱肛,便血,癫痫,淋浊,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方例
配膀胱俞(灸)、长强、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治腰脊冷痛;配太冲治脊强反折、抽搐。
刺灸法
向上斜刺0.5~1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