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哀 (SP16)
腹哀 (SP16,FuAi)
足太阴阴维之会。
目录
主治
腹痛,便秘,泄泻,痢疾,消化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绕脐痛,消化不良,痢疾,胃溃疡,胃痉挛,胃酸过多或减少,消化不良,便秘,肠出血。
释名
腹内肠鸣音犹如哀鸣,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穴区内有第8肋间神经外侧支和胸腹壁静脉属支,深层有第8肋间神经和动脉经过。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调肠。
配穴举例
配太白治消化不良 (《针灸资生经》)。
操作
直刺1.0—1.5寸;可灸。
别名
肠哀,肠屈。
穴义
脾经水湿在此沉降。
名解
1)腹哀。腹,腹部也,脾土也。哀,悲哀也。腹哀名意指本穴的地部脾土受水之害。本穴物质为大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之于地部,脾土受湿而无生气之力,因而悲哀,哀其子金气不生也,故名腹哀。2)肠哀、肠屈。肠,大肠也,此指大肠所主的金气。哀,悲哀也。屈,亏缺也。肠哀、肠屈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虚少,脾土生发之气不足。理同腹哀名解。3)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为满溢之状并散流脾经之外,表现出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
由穴内满溢穴外。
功能作用
冷降脾浊。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位置
上腹部,脐中上3寸(建里)旁开前正线4寸处,当大横上3寸。
《针灸甲乙经》:“在日月下一寸五分”;《类经图翼》:“去腹中行三寸半”;《针方六集》:“上直两乳,挟任脉两旁各四寸”;《医宗金鉴》:乳下二肋端之下二寸”;《针灸资生经》:“去腹中行各当为四寸半”;诸家所述距前正中线分寸有出入,今从《针方六集》。
功效
温中,理肠。
主治
古代记述:腹寒痛,食不化,便结,下痢脓血。
近人报道:消化不良。
方例
食不化:腹哀、太白。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5寸。可灸。
其它
交会穴:足太阴、阴维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