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管灸法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注解

苇管灸法是用苇管作为灸器向耳内施灸的方法温灸器灸法之一。苇管灸法最初由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现代在制作上有较大的改进,常用的苇管灸器有两种。一种为一节形苇管灸器,苇管口直径0.4~0.6厘米,长5~6厘米,苇管的一端作成半个鸭嘴形,另一端用胶布封闭,以备插入耳道内施灸。另一种为两节形苇管灸器。一节口径较粗,直径约0.8~1厘米,成鸭嘴形,长约4厘米;另一节较细,直径0.5~0.6厘米,长3厘米,此节为插入耳道用,并与粗的一节相连。施灸时将半个花生大小的细艾绒放在苇管灸器的鸭嘴形处,线香点燃,以胶布封闭苇管器另一端,并插入耳内。施灸时,耳部应有温热感。灸毕一壮后再灸,每次可灸3~9壮,10次为1疗程。此法用于主治面神经麻痹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苇管灸法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苇管灸法》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