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药名】藏羚角

【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

【拼音】zang ling jiao

【英文名】Antelope angle

【科属分类】牛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功效与主治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归经】入胃、肝二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性味】味咸;性凉

【主治】甲状腺肿大胃痛;久泻

【功效分类】收涩药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15g。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藏羚角注射液40mg/kg腹腔注射,对静注三联菌苗发热家兔,有与羚羊角相似的解热作用。其提取液2.5g/kg腹腔注射,对静注啤酒酵母液所致发热大鼠也有明显解热作用。

2.镇静及抗惊厥作用,藏羚角提取液12.5g/kg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5g/kg腹腔注射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藏羚角提取液10g/kg腹腔注射,对咖啡因所致惊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镇痛作用,藏羚角提取液12.5g/kg皮下注射小鼠醋酸扭体法,腹腔注射小鼠热板法,均表明有镇痛作用。

4.降压作用,藏羚角提取液1g/kg静注,对SD种系大鼠有与羚羊角相似的降压作用,对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5.毒性,藏羚角提取液小鼠灌胃的LD50为28.69+/-5.77g/kg。  

生态环境与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4000-6000m的高原地带,常结成小群活动。性懦怯,白昼多荫蔽于岩穴中晨昏出动,以各种牧草为食。奔走极为迅速,为犬狼所不及。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取其角烧成炭。研细备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藏高原。  

动物形态

藏羚,体型中等,体长约1.2m,肩高约80cm。尾较短而尖。鼻端被毛,鼻孔大,内有扩张的囊。雄兽吻部肿大,有角,角长而侧扁,长约60cm,形直,除角尖处外,具有明显而等距的横棱。体毛厚而密,毛直立;背部呈浅红棕色,腹部白色;雄兽脸部黑棕色或黑色,头顶白色,雌者脸部则无黑色。耳内几呈现白色,耳背则为纯白;四肢浅灰白色,雄兽在前面有黑棕色或黑色纵纹。尾与体背同色。  

资料来源

【出处】《中华本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藏羚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藏羚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