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赘生物
赘生物是机体或器官内、外面在病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突出物的总称。血栓性赘生物多见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可累及任何心瓣膜,主要影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二、叁尖瓣的赘生物多位于心房面,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赘生物多位于心室面。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瓣膜上无菌性赘生物形成,早期改变为瓣膜胶原在变态反应、维生素缺乏、血流动力学损害以及衰老等因素作用下,发生退行性变和基质水肿,继之瓣膜的内膜局部剥脱,使胶原和基质暴露于血流中,当抗体处于高凝状态时,血小板等易附着于其表面,形成非细菌性血栓性赘生物。病变多较表浅,局部常无炎症反应,赘生物一旦脱落可产生动脉栓塞征象。
血栓性赘生物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疾病。对年老体弱、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病的患者要仔细临床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血栓性赘生物的原因
赘生物多限于瓣膜。虽多在交界处,但不引起瓣膜畸形,左房室瓣最常累及,主动脉瓣次之,再次为联合瓣膜病变。早期出现瓣膜胶原退行性变和基质水肿,继而内膜局部剥脱,将胶原与基质暴露于血流中,某些肿瘤的高凝状态促成血栓性赘生物的形成,易造成静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等,引起脑、肾、脾或心脏血管栓塞而致死。
血栓性赘生物的诊断
已知可发生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疾病。
心脏出现杂音或新杂音或原有杂音发生变化。
身体有多发性栓塞。此外,静脉血栓症、DIC 实验室诊断以及多次血培养阴性,均有助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若结合UCG 发现赘生物则更有利于诊断。
血栓性赘生物的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Loffer心内膜炎、Libman-Sacks心内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已知可发生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疾病。
心脏出现杂音或新杂音或原有杂音发生变化。
身体有多发性栓塞。此外,静脉血栓症、DIC 实验室诊断以及多次血培养阴性,均有助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若结合UCG 发现赘生物则更有利于诊断。
参看
- 血栓形成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周围动脉栓塞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 腹壁血栓性静脉炎
-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血栓性浅静脉炎
- 毛细血管或静脉血栓形成
- 肾动脉栓塞
- 急性动脉栓塞
- 脑栓塞
- 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