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瘀阻证
来自中医百科
血脉瘀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又加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则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所表现出来的局部酸胀疼痛加重,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的一类病证。常见于脱疽。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病因
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又加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
辨证要点
寒邪凝滞,阳气不布,气血瘀滞,则患肢酸胀疼痛;入夜阳气内闭,故疼痛加剧;气血瘀滞,肢末失养,则步履艰难,皮肤干燥发凉,肌肉萎缩;气血瘀阻脉络,则趺阳脉搏动消失;气血瘀阻,则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舌暗红或有瘀斑;弦脉主痛,涩脉主瘀滞。
临床表现
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夜难入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方剂
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中药
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
常见病
脱疽。
预防与调护
1. 禁止吸烟,少食辛辣炙煿及醇酒之品。 2. 冬季户外工作时,注意保暖,鞋袜宜宽大舒适,每天用温水泡洗双足。 3. 避免外伤。 4. 患侧肢体运动锻炼可促使患肢侧支循环形成。 [1-2]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血脉瘀阻证》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