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言医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卷。明·裴一中(字兆期,号复庵)原著,清·杨素圃鉴定,王士雄评选。成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又名《言医》。清康熙时高士宗《医学真传》曾论及之,则当时亦有流传,清道光年间吴子音于《三家医案》例言后有续刊此书之语,后王士雄得其原稿读之,认为佳作,遂选评刊行于世。本书首先论述行医原则、医德及医风,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医家不可缺一。同时认为,学不博,不可以为医;徒博,亦不可以为医。认为医有仁术之称,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凡有求治,必竭全力以救之。医生,常须爱养自己精力,精力不足,则生厌倦,厌生烦躁,厌躁相乘,则审脉、辨证、处方,皆草率而无诚意,则将贻误病情。医生若真心救世,必以死生为己任,用药应视病情而言,当寒则寒,当热则热,当补即补,当攻即攻,不可因私畏缩,而用不寒不热、不补不攻,既不治病,欲不损命之剂。其次,本书还就《内经》中的“治虚”与“补虚”之异作了阐述,颇为中肯。认为,“治”、“补”两字,难易大不相侔,补其虚者,只有虚而别无邪气夹虚中,治其虚者,不足之中兼有余之证,此时而欲补之,则邪未衰,欲泄之则气已败,势介两难,必随时取中于其间,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因攻为补,或借补为攻,虽攻而正不衰,虽补而邪不炽,方可谓之治其虚,须知“治”之一字,有无限苦心,无穷妙用。本书还强调补虚在于补脾胃,认为胃阴虚者,须养以甘柔。今之不善补虚者,概用当归、地黄、人参、白术、甘草、黄芪等类以为补虚之法,殊不知此类药物虽能补虚,但皆有甜腻壅隔之性,胃之强者则幸矣,胃之弱者则不可当,不胀则泻,不泻则呕吐不能食。同时认为补虚要恰当,误补也会致病,一味蛮补,则病无出路,遂致人无生路。无病而服补药,富贵人之所为,是畏死求神仙,聪明人之所为是大愚若智也。裴氏还对李东垣治疗元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提出独特的见解,认为:“东垣此方宜名补中升气汤,若不须升陷,但须益气,何必佐以升柴乎。后人不明此义,因而贻误者不少。”此书论理别具一格,对后世颇有影响。本书现有明崇祯刻本、清初刻本、清康熙自镜堂刻本。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裴子言医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裴子言医》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