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 (ST36)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足三里 (ST36,ZuSanLi) 合穴;胃下合穴

Akupixstst36.jpg

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本穴应用广泛,为全身强壮要穴,针灸按摩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亦为消化系统常用要穴。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肠炎,痢疾,急慢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肝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辅助胃镜检查;

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风湿热;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尿,阳萎,遗精;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神经衰弱,小儿麻痹,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疾,口腔疾患,耳聋,耳鸣。

别名

三里、下陵、下三里、下陵三里。

释名

位于膝下三寸,因称“三里”。《素问•针解》:“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为与手三里相区分,《圣济总录》冠以“足三里”。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穴区内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

功用

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配穴举例

配中封、太冲治行步艰难 (《玉龙歌》)配犊鼻、膝关治膝以下痛 (《针灸大成》)配内关、中脘治胃痛、呕吐,配心俞、内关治心悸 (《针灸学》)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文献摘要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

《灵枢》: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

《四总穴》:肚腹三里留。

《通玄指要赋》:三里却五劳之羸瘦;痹肾败,取足阳明之上。

《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

观代研究

(l)对110例健康人针刺足三里穴,均引起其唾液淀粉酶含量显著增加;也有实验表明针足三里用补法 (拇指向前捻)时睡液淀材酶含量增加,用泻法 (拇指向后捻)则使之降低。 (2)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针刺足三里对人和大鼠、豚鼠、家兔等动物的胃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以胃电图、胃张力和蠕动频率及胃排空时问为指标观察,发现原蠕动过强者针刺足三里后可使之减弱,反之,原活动较弱者针足三里后可见其增强。针刺足三里对胃的总酸、游离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分泌功能也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还有实验表明,针“足三里"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的胰蛋白酶浓度及排出量,抑制胰腺对胰酶的分泌。足三里的这种作用对胰腺炎病人的胰腺有保护作用。 (3)艾灸足三里能调整老年人血中高铜与低锌的失调状态。 (4)针足三里可促使乙肝表面抗原阴转率提高,对免疫球蛋白中的IGC、Iga有一定影响,能提高补体C3DHA值,从而控制发病。还有报道表明,针刺人及兔的“足三里”穴能使血中裂解素、调理素及白细胞吞噬指数均有显著增加,从而增强了机体免疫力。 (5)针刺足三里,对脾性全血减少症、营养不良性贫血病人的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以及放疗或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均有调整作用,针足三里等穴后1—2周均见其上升,说明针灸本穴对血液成分有一定影响。

别名

三里,下陵,胃管,鬼邪,下三里。

穴义

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场。

名解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足三里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场。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足三里。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足三里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所在之部。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4)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5)胃经合穴。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穴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

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功能作用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位置

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处,当胫骨前肌中。

《灵枢•本输》:“膝下三寸,{39}骨外。”《针灸资生经》:“每以大拇指、次指圈其膝盖,以中指住处为穴,或以小指住处为穴,皆不得真穴所在也。……盖在膝髌下{38},侠大筋中也。则是犊鼻之下三寸,方是三里。不可便从膝头下去三寸为三里穴也。若如今人之取穴,恐失之太高矣。”《循经考穴编》:“须于{31}骨外容侧指许。”

功效

调理脾胃,和肠消滞,清热化湿,降逆利气,扶正培元。

主治

古代记述:脘痛胀满,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呕吐,善噫,肠鸣,腹痛,便秘或腹泻,霍乱,心悸,胸胁支满,少腹肿痛,遗溺,小便不利,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发热,虚烦身热,癫痫,头重额痛,口歪,咽痹,乳痈,目疾,目{11}{11}不能远视,四肢肿满,膝{31}酸痛,脚气,脚肿,腰痛不可以顾,瘫痪。

近人报道: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运动功能失常,胃轻瘫,幽门痉挛,肠梗阻,菌痢,急、慢性肠炎,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病症。虚弱,休克,贫血,高血压,肝炎,黄疸,哮喘,癫痫,神经衰弱,高脂血症,白细胞减少症,痛风以及过敏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方例

脚痛、膝肿:三里、悬钟、二陵(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冲。

慢性肠炎: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关元、行间、外陵。

预防子痫发作或减轻症状:足三里、内关、大陵、阳陵泉、太阳、肩外俞。

胰腺炎: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内关。

高血压:足三里、曲池、内关、三阴交。

晕厥:足三里、百会、人中、合谷、太冲。

余热不尽:足三里、曲池、合谷。

呕吐:足三里、内关、公孙、中脘。

呃逆:足三里、中脘、内关、膈俞、天突。

胃脘痛:足三里、中脘、内关。

妊娠恶阻:足三里、内关、上脘。

刺灸法

直刺1~2寸。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其它

合(土)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ST36)&m=0 足三里 (ST36)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ST36)&m=0 《足三里 (ST36)》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