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临泣 (GB41)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足临泣 (GB41,ZuLinQi)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Akupixgbgb41.jpg

主治

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遗溺,乳痈,瘰疬,疟疾,足跗疼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

月经不调,胎位不正,乳腺炎,退乳;

其它:中风瘫痪,足跟痛,间歇热,呼吸困难。

别名

临泣

释名

与头临泣上下对应,主治头目之疾。为与头部本经同名穴(头临泣)相区分,《圣济总录》冠以“足”字。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第4、5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4骨间背侧肌和第3骨间足底肌;穴区内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和足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肌支和第4跖背动脉分布。

功用

舒肝熄风,化痰消肿。

配穴举例

配丘墟、昆仑、解溪治足跗肿痛;配风池、太阳、外关治偏头痛;配肩井、乳根治乳痈 (《腧穴学》)。

配丘墟、解溪、昆仑,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足跗肿痛。

配风池、太阳、外关,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配乳根、肩井,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乳痈。

操作

直刺0.3—0.5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临泣主之。

《大成》:乳肿痛,足临泣。

《图翼》:主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痹痛无常。

《金鉴》: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疼合头眩。

穴义

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

1)足临泣。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足临泣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名足临泣。2)胆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在本穴的变化不光是化雨冷降,时亦有部分水湿云气向外传输,本穴为胆经水湿风气的向外输出之处,故为胆经俞穴。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除在本穴化雨冷降外,同时亦向外部输出,表现出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其属木。4)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与带脉气血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相同,气血特性相同,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

小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并传于地五会穴,大部分传向胆经之外。

功能作用

运化风气,冷降水湿。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点,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位置

足背外侧第四、五跖骨底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当第四、五趾趾缝端(侠溪)上一寸五分处。

《灵枢•本输》:“〔侠溪〕上行一寸半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

功效

清头目、利胸胁、祛风、泻火。

主治

古代记述:头痛、头眩、目涩,身痹、寒热,胸胁支满、喘气、心痛不得息,乳肿、腋下肿、瘰疬,腰腹膝外廉痛、刖尼,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筋牵、腿疼、眼肿赤疼、齿痛、耳聋、咽肿、项肿连腮、浮风搔痒、月经不调。

近人报道:结膜炎、乳腺炎、乳腺增生、颈淋巴结结核、退乳。

方例

小腹之{16}:足临泣、内庭。

髀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三阴交、足临泣。

月事不利:中极、三阴交、足临泣。

头痛目眩:风池、丰隆、足临泣。

回乳:光明、足临泣。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

输(木)穴;八脉八穴之一,通于带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GB41)&m=0 足临泣 (GB41)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GB41)&m=0 《足临泣 (GB41)》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