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中华本草》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功能主治

清势利水;通乳。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拾遗》:通脱木,生山侧。叶似萆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云离南、活脱也。一本云药草,生江南,主虫病,今俗亦名通草。

2.《本草图经》: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今园圃间亦有种两者。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脱稀有使用者。近世医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

拼音名

Tōng Cǎo

英文名

Ricepaperplant Pith

别名

寇脱、离南、活莌、倚商、通脱木、葱草、白通草、通花、花草、大通草、通大海、泡通、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Aralia papyrifera Hook.f.]

采收和储藏:秋季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割取地上茎,切段,捅出贿心,理直,晒干。

原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5m。茎粗壮,不分枝,幼稚时表面密被黄色星状毛或稍具脱落的灰黄色柔毛。茎贿大,白色,纸质;树皮深棕色,略有皱裂;新枝淡棕色或淡黄棕色,有明显的叶痕和大型皮孔。叶大,互生,聚生于茎顶;叶柄粗壮,圆筒形,长30-50cm;托叶膜质,锥形,基部与叶柄合生,有星状厚绒毛;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掌状5-11裂,裂片通常为叶片全长的1/3-1/2,稀至2/3,倒卵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每一裂片常又有2-3个小裂片,全缘或有粗齿,上面深绿以,无毛,下面密被白色星状绒毛。伞形花序聚生成顶生或近顶生大型复圆锥花序,长达50cm以上;萼密被星状绒色,全缘或近全缘;花瓣4,稀4,三角状卵形,长2mm,外面密被星状厚绒毛;雄蕊5,与花瓣同数;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先端反曲。果球形,趱戏约4mm,熟时紫黑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数10-2800m的向阳肥厚的土壤中,或栽培于庭园中。或栽培于庭圆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而又有阳光照射的环境,不甚耐寒,越冬温度在5℃以上。适于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播种、扦插或早春根插,早春用种子育苗。通脱木的地下茎萌发力很强,冬季挖伤部分地下茎,刺激第2年生出新苗,到第3年早春萌芽前移栽这些新苗,按行株距各1.3m定植。

性状

性状鉴别 茎贿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内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仅在细小茎贿中的某小段)少见。无臭,无味。

以条粗壮、色洁白、有弹性、空心有隔膜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髓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壁薄,偶见壁孔,外侧的细胞较小,壁薄,偶邮壁孔,外侧的细胞较小,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化学成份

木髓中含灰分5.95%,脂肪1.07%,蛋白质1.11%,粗纤维48.73%,戊聚糖5%及糖醛酸28.04%,其多糖的氢氧化钠提取物经水解得到α-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与木糖(xylose),而用草酸铵提取的提取物水解后则得到半乳糖醛酸[1];还含天冬氨酸、苏氨酸、侣氨酸、苯丙氨酸等13种氨基酸以及钙、钡、镁、铁等18种微量元素[2];木部含木质素[3]。

叶含通脱木皂甙L-Ⅱa、L-Ⅱb、L-Ⅱc、L-Ⅱd(papyrioside L-Ⅱa、L-Ⅱb、L-Ⅱc、L-Ⅱd),其中L-Ⅱa是L-Ⅱc的后生产物,而L-Ⅱb也可能是L-Ⅱd的后生产物[4],还含通脱木皂甙元A-J(paryriogenin A-J),及原通脱木皂甙元A1、A2(propapyriogenin A1、A2)和槲皮甙(quercitrin)[5,6]。

药理作用

用代谢笼法,给大鼠灌胃,给予药剂量均为4g-kg,观察7个品种通草对尿量及尿氮、尿钠、尿钾排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脱木、盘叶柏那参、青荚叶、棣棠花有明显的利尿效果,其中通脱木作用最强,罗伞、云南乡球、喜马山旌节花利尿作用不明显。通脱木等4种通草能明显增加大鼠尿中钾离子的排出,而对尿钠、尿氯无明显影响,故认为通草利尿与排钾有关[1]。

炮制

通草:拣去杂质,切片。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每通草片10斤,用朱砂10两)

性味

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

归肺;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

注意

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1.《本草经疏》:虚脱入禁用,孕妇人勿服。

2.《本草汇言》:阴阳两虚者禁用。

3.《本草从新》:中寒者勿服。

附方

①治热气淋涩,小便赤如红花汁者:通草三两,葵子一升,滑石四两(碎),石苇二两。上调,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又进一服。忌食五腥、热面、炙煿等物。(《普济万》通草饮子)②治一身黄肿透明。亦治肾肿: 通草(蜜涂炙干)、木猪草(去里皮)各等分。上为细末,并入研细去土地龙、麝香少许。每服半钱或一钱,米饮调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通草散)③治伤寒后呕哕: 通草三两,生芦根(切)一升,橘皮一两,粳米三合。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随便稍饮;不差,更作,取差止。(《千金方》)④治鼻痈,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 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 (《三因方》通草散)⑤催乳: 通脱木、小人参,炖猪脚食。 (《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1. 李杲: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也,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2.《纲目》: 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开也。

3.《本草正义》: 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苫,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切,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摘录

《中华本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通草《中华本草》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通草《中华本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