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里 (HT5)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里 (HT5,TongLi) 络穴

Akupixhh5.jpg

主治

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癔病性失语,精神分裂症;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动过缓;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腺炎,咳嗽,哮喘;

其它:急性舌骨肌麻痹,胃出血,子宫内膜炎。

本穴出现压痛、结节等阳性反应,可作为心动过缓的定性诊断。

释名

通,通达;里,虚里,指心。穴属手少阴心经,与心相应,故名。

出处

《灵枢•经脉》。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处。

解剖

同灵道穴。

功用

清热安神,通经活络。

配穴举例

配内关、心俞治心悸、怔忡、悲恐畏人;配廉泉、涌泉治舌强不语、癔病性失音;配腕骨治狂证、精神分裂症 (《腧穴学》)。

配太阳、风池,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眼花。

配腕骨,为原络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狂证,精神分裂症。

配内关、心俞,有宁神志调心气的作用,主治心悸,怔忡,悲恐畏人。

配廉泉、涌泉,有清心启闭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癔病性失音。

操作

直刺0.3—0.5寸;可灸。

文献摘要

《铜人》:治悲恐,目眩,头痛。

《金鉴》:主心烦极甚,怔忡不宁。

现代研究

(1)有临床资料证实,针刺通里穴配内关、足三里,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有显著疗效。另有实验表明,针刺正常人通里穴,对绝大多数受试者心电图波型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如无P波者出现P波,原有P波者P波升高或降低,QRS综合波有双向性改变,而且以胸前导联变化最明显。还有报道,针通里穴多引起心率加速。 (2)有人报道,针刺通里穴对大脑皮质功能有调整作用,可观察到原来。节律波幅较低者,针后呈现。节律及波幅增强,反之,则见。节律减弱。还有报道表明,针刺通里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病人的脑电图趋于规则化。 (3)针双侧通里穴,得气后边行针边让患者做张口动作数次,对下颌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穴义

心经经水由此交于少阴肾经。

名解

1)通里。通,通道也。里,内部也。通里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灵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于地之地部,经水即从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通里。2)心经络穴。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心经的体内经脉,有联络心经内外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心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经血)。

运行规律

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即由心经交于肾经)。

功能作用

沟通心肾。

治法

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人体的同名经,它们的气血特性相近,所处的层次亦相近,且它们之间有气血交流的路径。心经与肾经同名,心经气血交于肾经即是通过本穴而实现的。因此,对于少阴病所出现的上寒下热或心寒肾热之症,其实质机理即是心阴太过而心气不足,在本穴针而通之则能很好地将心经之液导入肾经,心经之寒则得以除,肾经之热则得以解。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HT5)&m=0 通里 (HT5)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HT5)&m=0 《通里 (HT5)》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