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热盛引动肝风(温病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阳明热盛,引动肝风

治法

清泄阳明,熄风止痉。

证候表现

壮热,手足躁扰,口渴引饮,头晕胀痛,颈项强急,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狂乱,时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或弦数。

病机分析

本证为阳明热盛,引动肝风之候。壮热、烦躁、口渴喜凉饮、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系阳明热盛证表现。颈项强急、手足躁扰、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为肝风内动表现。热邪上扰于心则狂乱神昏;热邪闭郁于内,阳气不达于四肢,故肢厥。此证一般先有明显的阳明热盛表现,阳明之热得不到及时清解,则引动肝风,故以壮热、口渴、脉洪大或弦数、抽搐为辨证要点。

方药

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

①白虎汤(见风温章)

②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羚羊角片(先煎)一钱五分(5g),霜桑叶二钱(6g),川贝(去心)四钱(12g),鲜生地五钱(15g),双钩藤(后下)三钱(10g),滁菊花三钱(10g),茯神木三钱(10g),生白芍三钱(10g),生甘草八分(3g),鲜竹茹五钱(15g)与羚羊角片先煎代水。

水煎服。

方用羚角、钩藤,清热熄风止痉;菊花、桑叶轻清热邪,助羚角、钩藤平熄肝风;生地甘寒养液,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共同滋养津液以缓挛急;热盛则煎熬津液成痰,热与痰浊阻塞窍络,可致狂乱神昏,故用茯神宁心,贝母、竹茹清肝经之热而化痰。诸药合用,共收凉肝熄风止痉之效,是治疗热盛动风的基本方。

本证动风因为阳明热盛,故用白虎汤清解阳明,针对动风之因,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以止痉。若抽搐较重,可酌加止痉散(全蝎、地龙、蜈蚣、僵蚕)以助熄风止痉;痰涎壅盛者,加竹沥、天竺黄化痰清热: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阳明热盛引动肝风(温病学)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阳明热盛引动肝风(温病学)》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