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溪 (LI5)
阳溪 (LI5,YangXi) 经穴
目录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齿痛,咽喉肿痛,臂腕疼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角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
其它: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
别名
中魁。
释名
腕背为“阳”;凹陷为“溪”。穴位于腕背阳侧两筋之间凹陷处,故名。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端,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伸肌支持带 (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穴区内有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经过,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动脉分布。
功能
清热安神,明目利咽,清热散风,通利关节。
配穴举例
配阳谷治目赤痛 (《千金要方》);配解溪治惊悸怔忡 (《百症赋》);配温溜、仆参治狂言见鬼,配神封治胸满不得息、咳逆 (《针灸资生经》)。
配阳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配列缺,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腕部腱鞘病。
配解溪,有宁心安神作用,主治心悸怔忡。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痂疥,阳溪主之。
《千金方》:主臂腕外侧痛不举。
《金鉴》:主治热病烦心,瘾疹痂疥,厥逆头痛,咽喉肿痛及狂妄,惊恐见鬼等证。
别名
中魁。
穴义
大肠经气血在此吸热蒸升上行天部。
名解
1)阳溪。阳,热也、气也,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也。阳溪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此后吸热蒸升并上行于天部,故名阳溪。2)中魁。中,与旁相对,正也,指本穴气血运行的路线是大肠之正经。魁,首也,与尾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首为阳,尾为阴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肠本经输送阳热之气。3)大肠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大肠经经气由本穴经过,故为大肠经经穴。4)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输至此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吸热后上炎于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本穴属火。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
穴内经气由天之中下部上炎至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
吸收天部之热并向天部提供水湿。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而后温灸,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腕背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拇指上翘时,当鼻烟窝中。
《灵枢•本输》:“在两筋间陷者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腕中上侧两傍间陷者中”;《循经考穴编》:“与太渊相并,直对食指本节,骨尖有动脉。”《针灸逢源》:“张大指、次指取之”。
功效
祛风泄火。
主治
古代记述:头痛、目赤痛、目翳、耳聋、耳鸣、喉痹、腕痛、牙痛、肘臂不举,掌中热,舌本痛,惊{17}、妄言,烦心,咳呕沫。
近人报道:齿神经痛,小儿消化不良,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方例
胸满不得息:天容、阳溪。
惊悸怔忡:解溪、阳交。
刺灸法
浅刺0.3~0.4寸,注意不要伤及动脉。
其它
经(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