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湿热证
来自中医百科
概述
阴虚湿热证:1.素体阴虚而夹湿热下利者;2.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郁积日久而伤阴者。
素体阴虚而夹湿热下利者·阴虚湿热证
阴虚湿热证为证候名。指素体阴虚而夹湿热下利者。
治疗
治宜救阴泄热为主。可用驻车丸、阿胶丸、阿胶连梅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胶汤等方。
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郁积日久而伤阴者·阴虚湿热证
阴虚湿热证(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heat)为证候名。是指阴液亏虚,湿热内阻, 以低热烦闷,肢体困重,口苦而腻,颧红,盗汗,小便淋涩灼痛,舌红苔黄腻,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病因病机
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郁积日久而伤阴者,多见于慢性肝胆或慢性胃肠病患。
症状
症见面色晦暗,消瘦,口苦咽干而不欲饮,饥不欲食,胁痛,痞满,溺黄,大便不爽,舌质暗红而有黄浊苔等。
治疗
治宜养肝和胃,清热利湿为主,但滋养不宜滞腻,理气不得辛燥,清利不可过于苦寒。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阴虚湿热证》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