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燥热证
来自中医百科
阴虚燥热证,中医病证名,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
治法
滋阴清热。
病机
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临床表现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方剂
清骨散加减,青蒿鳖甲汤加减,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中药
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生地、丹皮、熟地黄、当归身、芍药、百合、贝母、麦冬、桔梗 玄参。 [1-2]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阴虚燥热证》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