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际 (LU10)
鱼际 (LU10,YuJi) 荥穴
目录
主治
咳嗽,咯血,发热,咽干,咽喉肿痛,失音,乳痈,掌中热,小儿疳疾。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其它:多汗症,鼻出血,乳腺炎,小儿疳积,手指肿痛等。
释名
鱼,鱼腹,指拇指球肌群所形成的隆起;际,边缘。穴位于掌后白肉隆起(大鱼际肌)的边缘,故名。《黄帝内经明堂》杨上善注:“大指本节后象彼鱼形,故以鱼名之。赤白肉畔,故曰鱼际。”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穴区浅层有正中神经皮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尺神经肌支和拇主要动脉与静脉回流支通过。
功能
清肺心热,利咽凉血。
配穴举例
配太渊、大都、太白,泻之退热,补之可发汗 (《灵枢•热病》);配列缺、少泽、缺盆治咳嗽 (《针灸资生经》);泻鱼际、补尺泽治唾血 (《针灸甲乙经》);配合谷、间使、神门、肺俞、肾俞治失音 (《针灸集成》);配四缝、大横治小儿疳疾。
配合谷,有宣肺清热,利咽止痛的作用,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失音。
配孔最、中府,有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作用,主治哮喘。
操作
直刺0.5-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灵枢》: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甲乙经》:凡唾血,泻鱼际,补尺泽。
《金鉴》:惟牙痛可灸。
现代研究
(1)实验表明针鱼际有平喘作用,并能改善肺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量,使呼吸平稳。 (2)有报道,针郄门、鱼际、太溪可改善因胸部手术而引起的纵隔摆动。 (3)有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证实,哮喘病人和豚鼠哮喘模型的血浆和肺组织cAMP含量均低于正常组,针刺鱼际2周后,即见其显著增高,并见到哮喘症状明显改善,二者有显著相关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穴义
肺经经水吸热气化上达于天。
名解
1)鱼际。鱼,水中之物也,阴中之阳也。际,际会、会聚也。鱼际者,水中之阳聚集也。本穴气血为太渊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肺经经水经过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失散,因此传至本穴的地部经水已较稀少。而本穴所处为西方之地,地性干燥,故其经水吸收脾土之热后大量蒸发上达于天。鱼际之名即是意指穴内气血由阴向阳的这种主要变化,故名鱼际。2)肺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指本穴的经水经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散失后流经本穴的地部经水极为细小也。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因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量极少,受脾土之热而较多蒸发上达于天,表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少量经水及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
本穴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少商穴,一方面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气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
治法
寒则补而留之,热则泻气摇孔出针,或凉药水针。
藏象
鱼际穴内的物质运行有如不太多的寒冷水流流至热燥的地面,因热燥的地面作用于寒冷的水液而使水液快速的气化,气化后的热燥水气则上炎于天并作用于天部,从而导致天部环境的改变。此亦即是鱼际穴作为荧穴有主治疾病显见于面的特异性原因。
位置
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
《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针灸玉龙经》:“曲指大维尖”;《神应经》“白肉际”;《循经考穴编》:“约居横纹后一寸。”
功效
清肺热、止咳喘、利咽喉、消疳积。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气喘、咯血、伤风、心痛、呕吐、胃气下陷、腹泻、心烦、怔忡、腹满、头痛、目眩、咽干、喉痹、咽喉肿痛、牙痛、舌急、失音、湿热、黄疸、疟疾、尿血、阳痿、小儿疳积、肘挛、指肿。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鱼际主灸牙齿痛。在左灸左右同然。更刺伤寒汗不出。兼治疟疾方欲寒。”
近人报道:发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自汗、婴幼儿腹泻、扁桃体炎、胎位不正、拇指屈肌肌腱炎。
方例
俯仰喘喝、接手以呼:鱼际、太溪。
喉痛:鱼际、腋门。
偏胁背痛痹:鱼际、委中。
扁桃体炎:天柱、鱼际。
乳腺炎:鱼际、足三里、足临泣。
刺灸法
向掌心微斜刺入0.3~1寸。禁用直接灸。艾条灸3~5分钟。
其它
荥(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