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概述图|便秘.jpg}}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小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不尽感。 中医便秘为病名。见于《...”)
 
第3行: 第3行: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小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不尽感。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小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不尽感。
  
中医便秘为病名。见于《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又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本条专论便秘,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由于其他疾病而兼见大便秘结者,不在本条论述范围。
+
中医便秘为病名。见于《[[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又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本条专论便秘,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由于其他疾病而兼见大便秘结者,不在本条论述范围。
  
  
 
== 病因 ==
 
== 病因 ==
 
=== 年龄 ===
 
=== 年龄 ===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 不良生活习惯 ===
 
=== 不良生活习惯 ===
第21行: 第21行:
  
 
=== 肠道病变 ===
 
=== 肠道病变 ===
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
+
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
  
 
=== 全身性病变 ===
 
=== 全身性病变 ===
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
+
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
  
 
=== 医源性(滥用泻药) ===
 
=== 医源性(滥用泻药) ===
由于长期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
由于长期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 中医病因认识 ===
 
=== 中医病因认识 ===
 +
==== 体素阳盛,肠胃积热 ====
 +
凡阳盛之体,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于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导致肠导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如仲景所说的“脾约”便坚,就是属于这种热秘。
 +
 +
==== 情志失和,气机郁滞 ====
 +
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因而大便秘结。
 +
 +
==== 气血不足,下元亏损 ====
 +
劳倦饮食内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甚至损及下焦精血,以致本元受亏。真阴一亏,则肠道失润而更行干槁;真阳一亏,则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两者都能使大便排出困难,以致秘结不通。此乃病及于肾,《内经》所谓“肾开窍于二阴”,故便秘与肾有关。
 +
 +
==== 脾虚气弱 ====
 +
劳倦饮食内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致脾气受损,化源不足,气血两亏,气虚则转运无力,血虚则肠失润泽,故大便秘结

2017年11月23日 (四) 17:26的版本

便秘.jpg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小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不尽感。

中医便秘为病名。见于《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又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本条专论便秘,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由于其他疾病而兼见大便秘结者,不在本条论述范围。


病因

年龄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不良生活习惯

(1)饮食因素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此外,老年人由于进食少,食物含热卡低,胃肠通过时间减慢,亦可引起便秘。有报道显示,胃结肠反射与进食的量有关,1000cal膳食可刺激结肠运动,350cal则无此作用。脂肪是刺激反射的主要食物,蛋白质则无此作用。

(2)排便习惯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3)活动减少老年人由于某些疾病和肥胖因素,致使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往往易患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

患抑郁、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易出现便秘。

肠道病变

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

全身性病变

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

医源性(滥用泻药)

由于长期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中医病因认识

体素阳盛,肠胃积热

凡阳盛之体,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于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导致肠导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如仲景所说的“脾约”便坚,就是属于这种热秘。

情志失和,气机郁滞

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因而大便秘结。

气血不足,下元亏损

劳倦饮食内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甚至损及下焦精血,以致本元受亏。真阴一亏,则肠道失润而更行干槁;真阳一亏,则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两者都能使大便排出困难,以致秘结不通。此乃病及于肾,《内经》所谓“肾开窍于二阴”,故便秘与肾有关。

脾虚气弱

劳倦饮食内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致脾气受损,化源不足,气血两亏,气虚则转运无力,血虚则肠失润泽,故大便秘结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