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寿世方》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

外治寿世方》为清·邹存淦所著。分《外治寿世方初编》和两部分。初编按病种、人体部位以及妇、儿、急救、杂治分为六十二门,载方二千四百余首;续编则以膏丹立目,收外治膏丹约八十余种。所治诸症统括内、外、、儿等各类疾病并兼及养生。

目录

外治寿世方初编 序 凡例 卷一 伤寒 感冒 中风

瘫痪 诸风 瘾疹 痰疾 黄疸 劳伤 诸血 诸汗 疟疾 瘟疫 中暑 霍乱 痧症 鼓胀 肿满 痞积 食积 噎隔 咳嗽 哮喘 呕吐 呃逆 泻痢 卷二 身 头 发 眉 面 目 耳 鼻 唇 口 舌 齿 须 腮颊 颈项 咽喉 卷三 肩腋 手 乳 胸 心 胁 背 腰 腹 遗浊 淋症 前阴 后阴 二便 足 疔毒 痈疽 诸疮 瘤痣 诸伤 卷四 妇科 儿科 痘瘄 急救 杂症 余录 跋

外治寿世方续编 序 卷上 见(目见)膏 七制松香膏 九制松香膏一名九汁膏 林屋山人阳和膏 沥青除湿膏 保精膏 养神膏 滋肾膏三一肾气丸健脾膏太和丸脾肾双补膏黑地黄丸清肺膏 补肺膏 补肝膏 万春膏 理血膏 专行瘀膏 控涎丸 通淋膏 清凉散明眸膏 开膈膏 开关丹 调经膏 安胎主膏 专保小产膏 又 乌金膏 又 宝金膏 定惊膏 小儿急惊风锭子 治慢惊风膏 乾坤一气膏 水火既济膏 内府万灵膏 内府绀珠膏 许真君七宝如意丹 同仁堂辟瘟方 辟瘟线香 福本集灵接骨膏 清阳膏 散阴膏一名阳乌膏 金仙膏 云台膏一名夔膏,言一已足也(附龙虎散方、黄丸子方) 卷下 观音大士救苦神膏 天竺膏 普救万全膏 秘授神效观音救苦丹 治疟五神膏 金丹丸 仙传三妙膏 拔疗膏 集宝疗痺膏 大西洋十宝散 神妙金疮药 苋甲二仙种子膏 登仙膏 紫阳真君塞鼻丹 神仙太乙膏 治疟神效膏 女真膏 追风逐湿遇仙膏 蒸脐秘妙方 暖肚封脐膏 宝珠(附擦久易丹) 神效乾丹 种子二方 接气沐龙汤 香硫饼 燕鼠膏(附白升药方) 巴鲫膏 疡科束毒围 毒围 金丝万应膏 万应灵膏。 万应紫金膏桂膏 涌泉膏又名海龙膏 摩风膏 行水膏 崔生符(略) 安胎符(略)

内容摘要

腰脚湿风作痛,不能履地 松毛烧灰,布包,乘热熨 之。又,黄荆根四五月间生于野地,药店少有,须向生药店采取生者。 入坛中烧烟,熏两足心及痛处,汗出即愈。 治麻风大黄、芒硝、桑皮日煎洗效。有虫加鸽粪。 又长松古松下之根也熬水一缸,将全身坐浸,数次自愈。

相关资料

  中医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医药学在中国历史悠久,自1982年国家《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之后,1991年我国又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一、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二、五行学说即是用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三、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生理上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没有这口气就完了。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作用。血在脉中循环运行,内至腑脏,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对全身各腑脏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津液是指各腑脏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各有不同,津是指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并能渗注于血脉,起着滋润的作用。液是指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流注于骨节、腑脏、脑髓等组织,起着濡养作用。   气血津液都是机体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气血津液又依赖于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气血津液代射不正常或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四、脏腑学说主要是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相互关系密切的学说。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六、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资料来源==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外治寿世方》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外治寿世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