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丁公藤.jpg

丁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等病症。

药性

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

风湿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

1.风湿痛,半身不遂。本品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袪风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等制成酒剂,以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如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国药典》);或配桂枝羌活乳香等,如丁公藤风湿药酒(《中国药物大全》)。

2.跌打损伤。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丁公藤风湿药酒除治风寒湿痹外,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

煎服,3~6g;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使用注意

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炮制

洗净切成段,隔水蒸2-4小时,晒干备用。

鉴别

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4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各家论述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表发汗,驱风湿,除痹痛,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别名

麻辣子。包公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东等地。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生用。

出处

中国药典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丁公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丁公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