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痹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湿痹,病名。

痹病中的一种。《内经》名之曰着痹(《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则谓:“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与后世所论湿痹,证候有所不同。秦景明《症因脉治》提出湿痹之治,“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附汤湿热,苍柏二妙丸。”或用除湿蠲痹汤,或用苍术薏苡汤去桂心麻黄;加白术猪苓泽泻。参见痹证、着痹等条。

②属脚气病之一。龚廷贤寿世保元》将脚气之疼痛不仁者,称之为湿痹。参见脚气条。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湿痹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湿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