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免疫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医免疫学是我国现代兴起的学科,也是中医学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它以成为世界的医学话题。

概述

免疫一词早期是免除和预防疫病(传染病)的意思。在此前的中医药学中并没有“免疫”这一名称,但在中医药学中却包涵了许多可以预防、治疗免疫性疾病。早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即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论述,实开创了世界防病医学的先河。我国古代东晋时期葛洪(公元284—364)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狂犬脑敷治狂犬病的方法。葛洪对狂犬病的防治措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者。至明代时期,已经广泛采用了人痘接种法——“鼻苗法”来预防天花。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人工免疫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对免疫这一词有了更深的认识,免疫指的是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人体免疫系统需要识别、处理体内的自身抗原和外来的非已抗原,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如今抗原不仅指微生物,还包括了植物蛋白、自身抗原、肿瘤抗原、合成和半合成的抗原等等。它们都能引起机体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机体免疫稳定功能包括抗感染的免疫防御,稳定内环境的免疫稳定,抗肿瘤的免疫监视,如果免疫稳定功能发生异常,将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引起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导致各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医对免疫的理解==

中医认为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之邪、营卫气血失调、腑脏功能紊乱、痰浊瘀血内生等因素有密切相关。外感六淫之邪是疾病的外在原因,先天禀赋不足、营卫气血失调、腑脏功能紊乱等是内在原因。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因而强调肾具有调整和维持免疫平衡及其稳定的重要作用。肾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不仅表现在整体方面的调节,同时与细胞内的调节也有关。肾脏的亏虚,会出现内分泌的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肾阴虚的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肾阳虚的表现。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脾脏是人体最大的腺器官,也是免疫细胞的主要寄居场所。脾脏的亏虚,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比正常人低下。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许多免疫疾病,都是脾胃虚损,津液不足所致。中医认为肾、脾与红细胞生成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关系密切,骨髓的造血功能主要来自肾、脾,“肾藏精、生髓、主骨”, 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必须在肾阳推动作用下,才能化生气血。中医运用益气活血药来提高红细胞补体受体的活性,从而提高红细胞粘附免疫复合物功能,发挥红细胞免疫作用。 对治疗过敏性红细胞减少症有良好的疗效。因而中医免疫学认为肾、脾、肺对白细胞免疫系统和红细胞免疫系统都有发挥调节作用。==重用药物==

(一)、促进免疫功能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党参、黄精、白术、枸杞、冬虫夏草、当归、淫羊霍、女贞子、灵芝、茯苓、刺五加、田七、甘草等。   (二)、调节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药有:苦参、大黄、黄连、黄柏、紫草、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土茯苓、郁金、莪术、忍冬藤、白鲜皮、苦豆根、柴胡等。   (三)、能治疗免疫疾病的复方中药有: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灸甘草)能抑制肥大细胞脱粒释放过敏介质;小青龙汤(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灸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能降低的IgE数量;对治疗Ⅰ型超免反应有效;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能抑制自身免疫疾病,对治疗Ⅱ型超免反应有效;宣痹汤(防已、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苡仁、半夏)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对治疗Ⅲ型超免反应有效;泰山磐石饮(人参、黄芪、当归、续断、黄芩、白术、川芎、白芍、熟地、砂仁、灸甘草、糯米)能治疗妇女习惯性流产并能抑制移植排异反应的免疫反应;对治疗Ⅳ型超免反应有效;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六味地黄汤(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参附汤(人参、附子)等方剂,有促进淋巴细胞发生转化之功能,对免疫细胞形成和提高有促进作用。黄芪建中汤(黄芪、白芍、桂枝、灸甘草、生姜、大枣、饴糖、五味子)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可明显的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对体液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影响。补中益气汤(黄芪、灸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能强化胃脾器官,对免疫球蛋白升高的患者有下降之功效。也对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有很好疗效。此外, 清热解毒、凉血清肝方药对治疗Ⅴ型超免反应有效等。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用朴素的语言论述了现代免疫学的主导思想。正气代表了人体防御、抵抗病邪的能力,正与邪的斗争普遍适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的过程。中医的正气学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免疫学说,从抗病能力这一角度讲,正气与人体免疫力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基本一致。现代医学所谓的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是人体本身具有的排除异物、保卫自己的免疫系统;从发病学角度讲,表现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某些致病因子的不感受性和患某些疾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自愈趋向,祖国医学称之为“正气”。 ==中医正气学说与免疫==

正气是指人体抗御病邪、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生理机能。自然界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病源微生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中医称之为“邪气”,人之所以不发病,是因为人体对外环境的影响和变化有适应能力,即“正气”。正气极于、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靠后天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充养。人体正气为卫气和元气,抗御外邪入侵的正气称为卫气,对人体起作捍卫、保护的作用,一旦外邪入侵、卫气立即奋起抗争、邪气与正气斗争激烈,机体作出免疫反应,常见恶寒发热的表证。卫气的这种作用与现代医学的白细胞吞噬细胞的性能相似。有报道卫气虚者免疫功能下降,风寒刺激后巨噬细胞释放性下降,提示巨噬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降低[1]。元气指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功能,与脾肾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脾胃功能可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活动。若元气不足,不能化生营卫气血,则内不足以维持身心的活动,外不能抗御外邪的侵袭,从而产生内伤与外感的种种病症。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活性细胞的化生与骨髓有关。脾气虚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功能、无论T细胞、T细胞活性是B细胞数都较正常人低[3]。故有学者认为中医的正气代表人体免疫力。 ==与免疫学==

中医学从整体研究人体与外环境的相互关系,内环境的对立统一、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不管是一天的昼夜变化,还是一年的四季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人体本身不会通过“正气”来自我调节,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实行人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故提倡在养生保健方面要顺四时变化,主动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本身内在平衡。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若外界环境变化激烈,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适应能力下降,则会影响人体内部的平衡而发病。这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阐述的“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的观点。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有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以及产生的多种淋巴因子与抗体,在神经与内分泌激素调节下用以维持人的生理平衡。

仲景学说的免疫思想仲景学说含有十分丰富的免疫学思想,尤其是仲景有关免疫性疾病的论述及治疗用药方面,有助于解决现代免疫学中某些难题。根据《内经》的理论,仲景认为发病与否取决于正气的虚实,《伤寒杂病论》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指出了全身的元气、真气的充盛正常可以免受病邪侵入而保持健康。并倡导:“若人能养慎……不遗人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就是说人们只要善于用各种方法保养正气,而使卫气充肌表、固腠理、卫外功能正常,防御屏障巩固,病邪也就不能通过腠理侵犯人体内部而致病。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四季脾旺不邪”的预防保健思想。 ==对预防医学的贡献==

我国人民很早就发现当一传染病流行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感染,如患过某种传染病的人就不易受这种病的传染,《痘诊世医心得》指出:“麻疹彼此传染,但发过不再作耳”,“痘疹终身但一度,后有其气不复传染”。现代医学认为人们生存在大量微生物的内外环境中,除了一些因抵抗力低下而发病外,大多数因有抗体而出现不同的免疫力。在十一世纪的宋代我国就开始运用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其后相继传到外国,这说明中医首创了预防接种,是医学人工免疫的先导。明代吴又可所著明确解释了某种传染病流行时有发病、有不发病及病有轻重的现象,归结为正气的盛衰。认为“正气衰少时,触之即病。反之,则不病或病轻”。这是中医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中医免疫学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中医免疫学》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