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来自中医百科
注解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指依据解剖学体表标志审定腧穴定位的方法。1991年元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指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
固定标志,指各部有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腋窝等。例如腓骨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两乳头之间定膻中等。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例如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这是指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固定的标志,指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例如,于腓骨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两眉之中间定印堂;两乳头之中间定膻中等。
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例如: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全身各部的主要体表解剖标志如下
部位 | 体表标志 | 说明 |
---|---|---|
头部 | a.前发际正中 | 头部有发部位的前缘正中; |
b.后发际正中 | 头部有发部位的后缘正中; | |
c.额角(发角) | 前发际额部曲角处; | |
d.完骨 | 颞骨乳突。 | |
面部 | a.眉间(印堂) | 两眉头之间的中点处; |
b.瞳孔(目中) | 正坐平视,瞳孔中央(目内眦至外眦连线的中点处)。 | |
颈、项部 | a.喉结 | 喉头凸起处; |
b.第七颈椎棘突。 | ||
胸部 | a.胸骨上窝 | 胸骨切迹上方凹陷处; |
b.胸剑联合中点 | 胸骨体和剑突结合部; | |
c.乳头 | 乳头的中央。 | |
腹部 | a.脐中(神阙) | 脐窝的中央; |
b.耻骨联合上缘 | 耻骨联合上缘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 |
c.髂前上棘 | 髂骨嵴前部的上方突起处。 | |
侧胸、侧腹部 | a.腋窝顶点 | 腋窝正中央最高点; |
b.第十一肋端 | 第十一肋骨游离端。 | |
背、腰、骶部 | a.第七颈椎棘突; | |
b.胸椎棘突1~12 腰椎棘突1~5 骶正中嵴 尾骨; |
||
c.肩胛冈根部点 | 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点; | |
d.肩峰角 | 肩峰外侧缘与肩胛内连续处; | |
e.髂后上棘 | 髂骨嵴后部的上方突起处。 | |
上肢 | a.腋前纹头 | 腋窝皱襞前端; |
b.腋后纹头 | 腋窝皱襞后端; | |
c.肘横纹; | ||
d.肘尖 | 尺骨鹰嘴; | |
e.腕掌、背侧横纹 | 尺、桡二骨茎突远端连线上的横纹。 | |
下肢 | a.髀枢 | 股骨大转子; |
b.股骨内侧髁 | 内辅上; | |
c.胫骨内侧髁 | 内辅下; | |
d.臀下横纹 | 臀与大腿的移行部; | |
e.犊鼻(外膝眼) | 髌韧带外侧凹陷处的中央; | |
f.腘横纹 | 腘窝处横纹; | |
g.内踝尖 | 内踝向内侧的凸起处; | |
h.外踝尖 | 外踝向外侧的凸起处。 |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