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卵泡激素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促卵泡激素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成分为糖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卵泡成熟。人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颗粒层细胞增生分化,促进整个卵巢长大。作用于睾丸曲细精管可促进精子形成。注射FSH只增加卵泡数目,对卵泡成熟并无作用。下丘脑分泌的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控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在月经周期中,血中FSH浓度及每日由尿排泄的FSH的量随周期变化而变化。在停经后,血和尿中FSH排出量增加。  

分泌的反馈调节

在女性,卵泡刺激素和排卵的关系密切,其水平高低也是卵巢功能状态的直接反应。脑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卵巢,刺激卵泡生长并参与卵泡的募集。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开始分泌,脉冲式释放,大约每分钟出现一次分泌峰值,刺激卵泡生长,并使卵泡内的颗粒细胞生长成熟,分泌雌激素,部分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丘脑下部和脑垂体对雌激素的低浓度产生反馈,分泌更多的卵泡刺激素,刺激颗粒细胞,使得雌激素的分泌持续增加,最终达到排卵前的峰值,启动LH分泌,触发排卵。到达峰值的雌激素水平会抑制垂体的卵泡刺激素分泌,开始卵巢的黄体期,卵泡刺激素水平逐渐降低,到月经期达到基础值,开始下一个分泌周期。  

基础卵泡刺激素

也称背景卵泡刺激素。

月经周期开始的0-3天,卵泡生长初始阶段,卵泡内的颗粒细胞未开始大量分泌雌激素,垂体和卵巢的反馈调节处于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测量的卵泡刺激素浓度,成为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

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直接反映了卵巢的分泌功能,是临床上评价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过高,反应卵巢分泌功能不良。

青春期开始后,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会随年龄逐步升高。  

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卵巢或睾丸发育不良(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慢性乙醇中毒,绝经后等。

降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精神性厌食,前列腺癌,镰状红细胞性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统称促性腺激素。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作用,与黄体生成素一起促进雌激素分泌。

促卵泡激素(FSH)的正常值

男性:1.42~15.2U/L;

女性:

卵泡期 1.37~9.9U/L

排卵期6.17~17.2U/L

黄体期1.09~9.2U/L

绝经期19.3~100.6U/L

促卵泡激素(FSH)的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早期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睾丸精原细胞瘤,Turner综合症,Klinefelter综合征等,及摄人氯米芬左旋多巴等药物。

减低:见于雌激素或孕酮治疗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希恩综合症(又称席汉综合症)晚期垂体功能低下,及摄人口服避孕药性激素等药物。

特别说明:Turner综合症,一种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遗传病。(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应该是XY两条,正常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两条。)Klinefelter综合症,性染色体为XXY的一种遗传病。这种患者既有部分男性特征,又有部分女性特症。

希恩综合症(又称席汉综合症),从Sheehan syndrome 翻译过来,是因为垂体缺血萎缩坏死,分泌激素功能减退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促卵泡激素(FSH)相关疾病

成人全垂体功能减退,脑垂体腺瘤,垂体危象与垂体卒中,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垂体瘤,垂体性矮小病,卵巢早衰,卵巢囊肿,慢性输卵管卵巢炎,卵巢破裂

促卵泡激素(FSH)相关症状

性交疼痛 ,绝经 ,月经量多,外阴痛,产后出血,女性不孕,盆腔肿块,白带,痛经,闭经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促卵泡激素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促卵泡激素》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