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钩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 Dà Yè Gōu Ténɡ

【别名】 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带钩茎枝。秋、冬季采集,切段,晒干.

【原形态】 攀援状大藤本,高12~15米。小枝压扁,有褐色疏粗毛,每一节上有双钩,钩幼时亦有疏粗毛。叶革质,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6~1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近光滑,下面有褐黄色粗毛;托叶2裂。头状花序圆球形,单生叶腋,开花时径4~4.5厘米,花序柄长3.5~6.5厘米,有褐黄色粗毛;花淡黄色,长约1.6厘米,萼管长,5裂;花冠管状漏斗形,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5;子房下位,纺锤形,2室。蒴果有长柄,纺锤形,长1~1.5厦米,有粗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化学成份】 含钩藤碱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甘苦,凉。"

【功效与作用】 《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平肝熄风镇惊。治抽搐高血压神经性头痛骨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不宜久煎)。

【摘录】 《中药大辞典》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大叶钩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大叶钩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