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branched-chain α-keto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BCKDC)是一种在粒线体内膜中找到的酶之多次单元复合物(multi-subunit complex)。 这种酶复合物催化具支链的短链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BCKDC是α-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家族内的成员,包括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是三羧酸循环具有重要功能的酶。

辅助因子

这个复合物的需要下列5个辅因子(cofactor):

生物上的功能

在动物组织中,BCKDC催化不可逆步骤 ,分解代谢支链氨基酸,即L-异白胺酸,L-缬氨酸和L-白胺酸及其衍生物(分别是L-α-酮-β-甲基戊酸酯α-酮异戊酸和α-酮异己酸盐)。 在细菌中,这种酶参与的支链、长链脂肪酸的合成;在植物中,这种酶是参与合成支链、长链的烃。

BCKDC催化的分解代谢之全反应示于图1

结构

BCKDC的酶催化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大型酶复合体的精细结构。这种酶复合物是由三个催化次单元组成: α-酮酸脱氢酶(alpha-ketoacid dehydrogenase)(E1部分)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dihydrolipoyl transacylase) (E2部分),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ihydrolipoamide dehydrogenase)(E3部分)。在人体中的BCKDC核心中,有24个E2部分以八面体对称排列。24 E2次单元聚合物分两部分,12个E1α2β2四聚体和6个E3二聚体以非共价方式结合。除了E1/E3-结合区域,在E2次单元上,有2个其他重要的结构区域:

(i)以该蛋白质的氨基末端部分的硫辛酰-轴承结构域(lipoyl-bearing domain)

(ii)在蛋白质羧基端的内核区域(inner-core domain)。

内核区域是由两个区间片段(连接子)连接到E2次单元的其他两个区域。内核区域对形成酶复合物的低聚核(oligomeric core)和催化酰基转移酶的反应是必须的(由“机制”一节中所示)。 E2的硫辛酰区域可借由上述提到连结子的弹性构像,使其在组装好的BCKDC上之E1、E2和E3次单元的活性区位间自由摆动。(参照图2)因此就功能及结构方面来说,E2部分在BCKDC催化的整个反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每个子单元的作用如下

E1次单元

E1采用硫胺素焦磷酸(TPP)作为催化的辅助因子。 E1催化α-酮酸的脱羧反应和后来的硫辛酰结构部分,以共价结合于E2次单元的还原反应(另一催化辅因子)。

E2次单元

E2催化酰基(acyl group)从硫辛酰部分转至的辅酶A化学计量的辅因子,stoichiometric cofactor)。

E3次单元

在E33部分是黄素蛋白(flavoprotein),且其可作为氧化剂并利用FAD(催化辅因子)重新氧化还原E2次单元上的硫辛酰硫部分(lipoyl sulfur residues);然后FAD将这些质子和电子转移到NAD+(化学计量的辅因子,stoichiometric cofactor)以完成反应循环。

机制

如前面提到的,在哺乳类动物体内的BCKDC主要功能是,催化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反应中的不可逆步骤。然而,BCKDC具有相对广泛的特异性,在比较比例(comparable rates)及对支链氨基酸的基质之Km值相似情况下,也可氧化4-甲硫基-2-氧代丁酸(4-methylthio-2-oxobutyrate)和2-氧代丁酸(2-oxobutyrate)。BCKDC也可氧化丙酮酸(pyruvate),但这种缓慢速度下,副反应只小具生理意义。

其反应机理如下所示。 请注意,任何一种支链 α-酮酸可以作为起始原料;在这个例子中,α-酮异戊酸任意地被选作为BCKDC的基质。

注意:步骤1和2在E1区域发生。

步骤1: α-酮异戊酸结合TPP,然后进行脱羧反应(decarboxylated),适当的箭头推动机构示于图3

步骤2:将2-甲基丙醇-TPP(2-methylpropanol-TPP)被氧化形成乙酰基(acetyl group)而被同时转移到E2中的硫辛酰辅酶。注意,TPP被再生。适当的箭头推动机构示于图4

注:酰化硫辛酰臂(acylated lipoyl arm)现在离开E1,并荡到E2的活性区位,在此处发生第3步骤。

步骤3:酰基(Acyl group)转移到辅酶A(CoA)。适当的箭头推动机构示于图5

注:被还原硫辛酰臂现在荡到在E3的活性区位,此处步骤4和5发生。

步骤4:将硫辛酰区域被FAD辅酶氧化,如图所示于图6

步骤5: FADH2再氧化成FAD,产生NADH:NADH::FADH2 + NAD+ --> FAD + NADH + H+

疾病相关

缺乏任何这种复酶复合物以或复合物的抑制,会使支链氨基酸和它们有害衍生物在体内积聚。这些积累会产生有甜味的排泄物(如耳垢和尿液),及病理学常称为枫糖尿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一种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这种酶是自身抗原(autoantigen),这些抗体(antibodies)会辨识氧化的蛋白质,导致炎症免疫反应,有些发炎反应可由麸质过敏解释。 其他粒线体自身抗原,可由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所辨识的抗原,包括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和支链酮戊二酸脱氢酶(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外部连结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