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节兔唇花
来自中医百科
【药名】毛节兔唇花
【汉语拼音】mao jie tu tun hu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anatonodus C.Y.Wu et Hsuan
【科属分类】唇形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20-2400m的干旱山地及石质茺漠草原中。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全草,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
【动植物形态】毛节兔唇花,多年生草本或矮小半灌木,高15-25cm。根本质,粗厚,垂直。茎多分枝,木质,四棱形,被小刚毛,节上多少膨大,被绒毛,下部的节上被绵毛,为宿存的叶鞘所包被。叶革质,楔状菱形,长10-16mm,宽7-14mm,先端3浅裂,五角星片再3-5浅裂,小裂片及裂片先端具刺状芒尖,基部楔形,上面被极疏的小刚毛,下面被短柔毛,或两面均无毛。轮伞花序具2花;苞片针状;花萼管状状钟形,长约18mm,萼齿与萼筒等长,狭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具短刺尖,硬革质;花冠淡红色,长允3cm,外被短柔毛,内面在基部有短柔毛毛环,上唇直立,外被白色长柔毛,先端2圆裂,下唇3深裂,中裂片倒心形,先端深凹,侧裂近相等,2浅裂;子房有突起。小坚果倒扁圆锥形,长约4mm,宽约2mm,黑褐色被尖状毛被,先端截形。花期6-8月。
【功效分类】化瘀止痛药;生肌止血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出处】《中华本草》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毛节兔唇花》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