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绿豆芽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属于,主要原料是,口味是香脆,工艺是炒,烹饪难度属于初级。特色:香脆可口,制作简便。豆芽中含丰富的,可清除血管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有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炒绿豆芽可用于感冒调理、清热解毒调理、调理、调理、调理。

绿豆芽简介

芽菜中以绿豆芽最为便宜,而且营养丰富,绿豆芽也是自然食用主义都所推崇的食品之一。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

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患者,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功效: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因无意中吃了受潮发芽的绿豆,竟治愈了困扰全军多日的坏血病,这是因为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绿豆芽中含有核黄素,口腔溃疡的人很适合食用。绿豆芽富含纤维素,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有预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的功效。它有清除血管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中医认为经常食用绿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解酒毒热毒。绿豆芽是祛痰火湿热的家常蔬菜,凡体质属痰火湿热者,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而且多嗜烟酒肥腻者,如果常吃绿豆芽,就可以起到清肠胃、解热毒、洁牙齿的作用。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适用量:每餐30克。 温馨提示: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应配上一点丝,经中和它的寒性,十分适于夏季食用。烹调时油盐不宜太多,要尽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点,芽菜下锅后要迅速翻炒,适当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维生素C,口感才好。绿豆芽纤维较粗,不易消化,且性质偏寒,所以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 有关与减肥:含水分多,食入人体后产生的热量少,不容易形成脂肪堆积皮下

药用价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今人视为寻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湿热郁浥之气,故颇发疮动气,与绿豆之性,稍有不同。 【拼音名】LǜDòuYá 【英文名】MungBeansprouts,GreenGramsprouts 【别名】豆芽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绿豆Vignaradiata(L.)R.Wilczak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gnaradiata(L.)R.Wilczak[PhaseolusradiatusL.;P.mungoauct.nonL.] 【原形态】绿豆一年生直立或顶端微缠绕草本。高约60cm,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9-12cm;小叶3,叶片阔卵形至菱状卵形,侧生小叶偏斜,长6-10cm,宽2.5-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截形,两面疏被长硬毛;托叶阔卵形,小托叶线形。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有长硬毛;花绿黄色;萼斜钟状,萼齿4,最下面1齿最长,近无毛;旗瓣肾形,翼瓣有渐窄的爪,龙骨瓣的爪截形,其中一片龙骨瓣有角;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密被长硬毛。荚果圆柱形,长6-8cm,宽约6.mm,成熟时黑色,被疏褐色长硬毛。种子绿色或暗绿色,长圆形。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省区多有栽培。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胃;三焦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烂绞汁。 【注意】姚可成《食物本草》: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 【各家论述】《纲目》:解酒毒、热毒,利三焦。 【摘录】《中华本草》

菜谱基本资料

工艺:生炒 口味:咸鲜味 主料:绿豆芽250克 调料:大3克 3克 植物油10克 盐1克 酱油1克==制作工艺==

1.把绿豆芽拣去杂质,洗净; 2.把锅烧热,放入植物油,烧至九成热时; 3.将绿豆芽下锅,加盐、酱油,翻炒去生即成。==食用方法==

佐餐。==健康提示==

绿豆芽解热毒,利三焦,此菜适用于热毒疮疡、小便赤热不利等症。==食谱营养==

绿豆芽:绿豆芽富含大量的维C,可以有效预防坏血病,清除血管壁中的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另外绿豆芽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B2,对口腔溃疡的人很适合食用,其次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预防便秘和消化道癌等。同时还是一种低热能的减肥食品。==食谱相克==

绿豆芽:绿豆芽不宜猪肝同食。==相关词条==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炒绿豆芽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炒绿豆芽》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