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个编辑
更改
非溃疡性角膜炎
,无编辑摘要
== 非溃疡性角膜炎的治疗==
=== 按病因分类===
==== (1)梅毒性非溃疡性角膜炎====
梅毒性非溃疡性角膜炎是全身梅毒病症的局部表现,应从全身进行驱梅治疗。WHO已提出了全身驱梅治疗的原则。
局部使用0.1%[[地塞米松]]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炎症消退后减量,但应继续维持滴眼数周后逐渐减量停药,以防复发。还可用1%[[环孢素A]]眼水滴眼,4次/d。为预防[[葡萄膜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应使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散瞳。通过早期适当的治疗,85%以上的病人视力恢复或提高。对于角膜炎症消退后遗留的瘢痕,视力低于0.1者,可考虑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这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约90%以上的患者术后有明显的视力改善。
==== (2)结核性非溃疡性角膜炎====
治疗结核性非溃疡性角膜炎,首先应用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眼部治疗基本同梅毒性非溃疡性角膜炎。
==== (3)麻风性非溃疡性角膜炎====
WHO已制定了治疗麻风的标准。因为这种[[病原体]][[生长]]极其缓慢,病人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甚至是终身的治疗。角膜病变的治疗基本同梅毒性非溃疡性角膜炎,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并非总是治疗该病的[[适应]]证,特别是对于严重的眼睑畸形、面神经麻痹或[[干眼症]]的病人应慎重考虑。
=== 按治疗方法分类===
==== (1)药物====
针对非溃疡性角膜炎的病因全身给予抗梅毒或抗结核治疗。
==== (2)眼部治疗====
伴有虹膜睫状体炎,需1%阿托品眼液或眼膏散瞳;点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角膜炎症及症状,但要持续使用,防止症状反复。
==== (3)畏光强烈可戴深色眼镜====
==== (4)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用于角膜瘢痕形成造成视力障碍者。
== 概述==
眼科[[医师]]难以做出初诊,要依据皮肤科医师的协助。面部有典型的“狮样面容”,眼睑皮肤增厚,秃睫,[[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的晚期征象,可形成[[兔眼]]和[[睑外翻]]。角膜[[神经]]可发生节段性的增粗,形成“串珠”状。虹膜表面可以出现小砂石状的乳白色结节,在睑裂处角巩膜缘的巩膜侧有黄色胶样结节以及角膜颞侧浅层血管翳等可确定诊断。
== 预后==
补体结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