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枝
来自中医百科
【药名】琼枝
【汉语拼音】qiong zh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heuma gelatinae(Esp.)J.Ag.
【归经】肺;肝;大肠经
【科属分类】红翎菜科
【拉丁文名】Alga Eucheumae
【生态环境】生于大于潮线附近或在0.5-7m深处的碎、死珊瑚上,少数亦生于低潮带的珊瑚礁石隙中。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漂去沙屑,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等沿海。
【动植物形态】藻体紫红色或黄绿色,夏季藻体背面黄色,腹面红色,软骨质,匍匐重叠,体长10-20cm,不规则叉状或羽状分枝,枝上部斜立,扁平,宽3-5mm,厚1-2mm,有时枝体的下部常有圆锥形齿状突起,而上面往往平滑,两侧密生羽状小枝,枝端及藻体腹面常具有圆盘状固着器,而以腹面较多。髓部中央有密集的藻丝。四分孢子囊带状分裂。囊果圆形有长柄,单生或2-3个集生。
【功效分类】清肺化痰药;软坚散结药;解毒药
【性味】甘;咸;寒;无毒
【药材基源】为红翎菜科植物琼枝的藻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出处】《中华本草》
食疗价值
红翎菜科植物琼枝的藻体。又称石芝、石衣菜、石花菜、海菜、草珊瑚、胶麒麟菜。我国广东、台湾等沿海有分布。夏、秋季采收,晒干用。
本品性能、应用与石花菜相似。此外,又可用于高脂血症、瘿瘤、瘰疬。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琼枝》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