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
解毒,治疗学术语。泛指解除体内或体表的毒素。通常包括:
③解除蛇虫犬兽螫咬所致的毒害。
④排除误食或接触的毒物,或解除所致的毒害。
⑤按特定的炮制方法减除药物的毒性,或通过药物的配伍协调而缓和药物的毒性。
针刺疗法
2.针刺疗法一般解毒取曲池、三阴交,呼吸困难取内关,呕吐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牙关紧闭取颊车、合脊,昏迷取人中、涌泉等穴位。
解释
解毒 中医名词。指解除病毒的一种治法。“毒”有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临床上以热毒症较为多见,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包括
治疗学术语。泛指解除体内或体表的毒素。通常包括:
②阴寒凝滞成毒,常用温中散寒而祛之。
③解除蛇虫犬兽螫咬所致的毒害。
④排除误食或接触的毒物,或解除所致的毒害。
⑤按特定的炮制方法减除药物的毒性,或通过药物的配伍协调而缓和药物的毒性。
排除毒物
1.一般处理原则快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防止加深中毒;促使已吸收毒物排泄和解毒;对症处理。处理步骤是清洗、洗胃、催吐、导泻或灌肠,服用吸附、沉淀和保护剂;肾脏排毒等。
(1)快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清洗中毒部位如皮肤表面或粘膜,用清水充分洗涤;对于非水溶性的毒物,则可选用适当溶剂。口服中草药中毒首选洗胃,在服药后4-6小时内,胃肠中尚有大部分未被吸收的毒物,因此如经口撮入毒物4-6小时之内洗胃是避免毒物从消化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洗胃是否彻底及时,关系抢救成败。不宜洗胃或病情轻而又合作的清醒病人用催吐法,以手指等机械法刺激喉部,配合口服催吐剂使其胃壁粘膜受到刺激而呕吐。若病人不易灌服任何催吐剂时即可遵医嘱皮下注射阿朴吗啡5~10㎎,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催吐的目的,但惊厥或高抑制状态病人不宜使用。为迅速排出已经进入肠道的毒素或残留于肠道的毒素,可采用25~50%的硫酸钠或硫酸镁溶液口服导泻或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高压灌肠。因硫酸镁有时也会被肠道吸收,故中枢抑制性中毒者不宜使用。洗胃或催吐后给患者服用炭粉20~30g,因活性炭是很好的吸附剂,可吸附生物碱及金属等毒物,减少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同时,让患者喝浓茶,因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可与部分有毒生物碱或重金属结合形成沉淀物,阻止人体对毒素吸收。在服用吸附、沉淀及保护剂后,应结合导泻使毒素尽快排出体外。如果有毒中草药可腐蚀肠粘膜时,应先让患者服下植物油、牛奶、蛋清、豆浆、淀粉等,以保护肠粘膜。
(2)加速已吸收毒物排出和解毒:如果有毒药物部分已被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和组织时,必须进行解毒和加速已吸收毒物排出处理。如果已知中毒药物,可根据中毒药物性状、成分、作用组织器官而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解毒剂。如应用利尿剂、解毒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中药解毒剂等。中药解毒剂很多,最常用的药物有绿豆、甘草、生姜、蜂蜜等。如果确知中毒药物名称时,可根据中药的“相杀”、“相畏”配伍原则,使用中药解毒。利用药物药性的相互对峙解除其中一种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如防风杀砒霜,绿豆杀巴豆,半夏畏生姜。
(3)对症处理:由于中药种类多、成分复杂以及中药中毒剂量、中毒方式、处理时间等差异对预后均有影响,同时,药物不同成分对不同组织、不同器官、不同系统的亲和力不同,出现症状也有不同,特别是无特效解救办法时,更应及时予以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