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论
来自中医百科
注解
突变论是研究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新兴数学学科。它运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结构稳定性等数学工具,以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灾难性的、间断性的、突发质变的事物或过程。法国数学家托姆(1923~)于1972年出版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是该理论形成的标志。世界上除了渐变的、连续光滑的变化现象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突然变化和跃迁现象,如水的沸腾、激光的产生、细胞的分裂、生物的变异、人的休克等,以往的数学难以描述这类突变现象,突变论解决了这一难题,被称为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300年以来数学上最大的革命。突变论认为,系统所处的状态可以用一组参数描述。系统处于稳定态时,表征该状态的函数就取唯一的值;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变化,该函数值有不只一个极值时,系统的状态就不稳定;随着参数的再变化,系统状态由不稳定进入另一种稳定,系统的状态在这一瞬间就发生了突变。系统的这种质态转化可以用形象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托姆认为,发生在四个控制因子(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下的突变,只有七种初等突变模型:折迭型、尖顶型、燕尾型、蝴蝶型、双曲脐型、椭圆脐型、抛物脐型。当控制因子在五个以上时,突变模型表现为多种多样,反映了事物突变形态的无限多样性。突变论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在医学和中医学的应用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如对机体与细胞的发育、人的死亡、以及辨证的证型、治疗后证状态的改变等,都有突变模型的研究。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突变论》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