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休克是指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常见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血压骤减,甚至昏迷。是临床各科严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
目录
病因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类亦有多种方法。从临床角度按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将休克分为:
(一)心源性休克
1、广义上心源性休克包括急性心肌炎、大块肺梗塞、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瓣叶穿孔、严重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急性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心房粘液瘤、严重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心室率持续过速等所致的休克。
2、狭义上心源性休克是指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严重阶段。急性心肌梗塞时,临床上如同时伴有血压降低、皮肤灌注不足、肾血流减少、中枢神经功能减退等重要器官微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又能排除药物(如镇痛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进食少、体液丢失或补液不足引起血容量降低等所致的低血压,即可考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
1、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血液丢失(内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如呕吐、腹泻、肠梗阻、胃肠道瘘管、糖尿病酸中毒等)、失血浆(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创伤及炎症)等原因使血容量突然减少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
2、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均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三)感染性休克
2、病因主要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坏死性胆管炎等)、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休克并非由于细菌直接侵入血流所致,而是与细菌内毒素及其细胞壁脂多糖类部分释放入血液有关。在体弱、老年、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和抗代谢药物的患者中,尤易发生。
(四)过敏性休克
1、过敏性休克是休克的一种较少见的类型,系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药物或动物性和植物性致敏原发生过敏反应。
2、致敏原和抗体作用于致敏细胞,后者释放出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等物质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床扩大,血浆渗出,血容量相对不足。
3、患者常伴有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呼吸困难,使胸腔内压力升高,因而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亦减少。
(五)神经源性休克
1、神经源性休克是动脉阻力调节功能严重障碍,血管张力丧失,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的休克。
2、单纯由于神经因素引起的休克少见,可见于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药物麻醉、静脉注射巴比妥类药物,神经节阻滞剂或其他降压药物以及精神创伤等。
(六)其他尚有内分泌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内分泌功能亢进(如甲状腺危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癌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所致的休克。
(七)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较常见。以上各型休克可单独存在,也可联合存在(亦即复合型休克),临床上多见于疾病的晚期,病情常复杂又严重。
预防
休克是一危重变化的动态过程,为多种疾病的并发症,临床应熟悉休克的早期症状、体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休克的发生。
常见症状
1.休克早期:
在原发症状体征为主的情况下出现轻度兴奋征象,如意识尚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
2.休克中期:
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
3.休克晚期:
表现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检查
一般检测
1.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
2.皮肤温度、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如病人的四肢温暖,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缺血呈苍白,松压后色泽迅速转为正常,即表明末梢循环已恢复、休克好转。
3.血压,维持稳定的组织器官的灌注压在休克治疗中十分重要,但并不是反映休克程度的最敏感指标。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常规。
1、大量出血后数小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即显著降低;失水病人则发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
2、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严重感染者大多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
3、休克后期有出血倾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纤维蛋白原可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或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血液化学。
1、血糖增高,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并有pH值降低,碱储备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3、血钾亦可增高。
4、肝功能减退时血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增高,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可增高。
5、血氧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可下降,肺功能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吸纯氧亦不能恢复正常。
(三)尿液常规。
肾脏缺血损伤后,变化的尿液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
影像学检查
1、心电图。可有冠状动脉明显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变化。原有心脏病者还可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2、CT或MIR。可明确病变部位,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辅助检查
(一)动脉压测定。
1、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
2、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肺楔嵌压测定。
肺楔嵌压反映左心房平均压,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是估计血容量和监护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四)心排血量测定。
(五)尿量测定
留置导尿管连续观察排尿情况,要求每小时尿量多于20~30ml。若不到此数,提示肾血流不足,肾功能趋于衰竭。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1、皮肤与肛门温度的测定。
休克时皮肤血管收缩,故皮肤温度常较低;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不能散热,故肛温常增高。如二者温差在1~3℃之间,则表示休克严重(正常在0.5℃左右)。
2、红细胞压积。
当周围末梢血的红细胞压积高出中心静脉血红细胞压积的3Vol%时,则表示有显著的周围血管收缩。这种差别变化的幅度常表示微循环灌注恶化或好转的程度。
3、眼底和甲床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与小静脉扩张,严重时可有视网膜水肿。在指甲上加压后放松时可见毛细血管内血液充盈的时间延长。
诊断鉴别
诊断
1.早期诊断:
当有交感神经一肾上腺功能亢进征象时,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早期症状诊断包括:①血压升高而脉压差减少②心率增快③口渴④皮肤潮湿、黏膜发白、肢端发凉⑤皮肤静脉萎陷⑥尿量减少(25~30ml/L)。
2.诊断标准:
临床上延续多年的休克诊断标准是:
①有诱发休克的原因。
②有意识障碍。
③脉搏细速,超过100次/分钟或不能触知。
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迫后再充盈时间超过2秒钟),皮肤有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少于30ml/h或尿闭。
⑤收缩血压低于10.7kPa(80mmHg)。
⑥脉压差小于2.7kPa(20mmHg)。
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血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
凡符合上述第①项以及第②、③、④项中的两项和第⑤、⑥、⑦项中的一项者,可诊断为休克。
鉴别
心源性休克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发现和血心肌酶的检查结果,确诊急性心肌梗塞一般并无问题。在判断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源性休克时需与下列情况鉴别:
1.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
2.急性心包填塞。此时脉搏细弱或有奇脉,心界增大但心尖搏动不明显,心音遥远,颈静脉充盈。为心包腔内短期内出现大量炎症渗液、脓液或血液,压迫心脏所致。患者有心包感染、心肌梗塞、心脏外伤或手术操作创伤等情况。X线示心影增大面搏动微弱,心电图示低电压或兼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X线CT或MRI显示心包腔内液体可以确诊。
3.主动脉夹层分离。
4.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扑动、颤动,阵发生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尤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判别。
5.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创伤、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所致。此时有急性左心衰竭,有关瓣膜区有返流性杂音,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诊。
并发症
1、急性脏器衰竭。可见有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主要发生在休克晚期,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可使血容量减少,进一步加重休克症状。
3、其他并发症。如血压降低,血钾增高,肝性脑病,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下降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脑供氧不足,代谢性酸中毒等。
治疗
西医治疗
1.一般紧急治疗:
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见后)维持血压。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2.病因治疗:
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原发病灶作手术处理。即使有时病情尚未稳定,为避免延误抢救的时机,仍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手术。
3.扩充血容量:
目前补充血容量的液体种类很多,休克治疗的早期,输入何种液体当属次要,即使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也不一定需要全血补充,只要能维持红细胞压积大于30%,大量输入晶体液、血浆代用品以维持适当的血液稀释,对改善组织灌注更有利。随着休克的逐渐控制,输入液体的种类即显得有所讲究,主要目的是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防止系统和脏器并发症,维持能量代谢、组织氧合和胶体渗透压。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1)缩血管药物:目前主要用于部分早期休克患者,常用的药物有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去甲肾上腺素、等,使用时应从最小剂量和最低浓度开始。
(2)扩血管药物:适用于扩容后CVP明显升高而临床征象无好转,临床上有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征象,心输出量明显下降,有心衰表现及有肺动脉高压者。常用的药物有异丙基肾上腺素、酚妥拉明(苄胺唑啉)、苯苄胺、妥拉苏林、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硝普钠、硝酸甘油、消心痛、氯丙嗪等。
中医治疗
1.厥证
治法:益气温阳、化瘀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味。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滋养心阴;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而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甘草、大枣之甘,益气健脾,既助归、芍归血,又助桂枝通阳;丹参、赤芍活血通脉。诸药相合,以达益气养阴生血、温阳化瘀通络之功,临证应用时,应注意与不同病因相结合施治。汗出不止者,加龙骨、牡蛎涩而敛汗,四肢厥冷者,加附子回阳救逆。
2.脱证
1)阳脱
治则:回阳救逆。
方药:人参四逆汤加味。
方中经参温阳益气固脱;附子、肉桂补益先天命门真火,通行十二经;干姜助附、桂升发阳气;炙甘草既可解附子之毒,又能缓姜、桂辛烈之性。诸药合用,共达回阳救逆之功。浮阳上越,面红者,加用生龙骨、牡蛎以收敛浮阳;目陷色黑者,加山萸肉、五味子以益肾纳气;冷汗不止者,加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益气敛阴止汗。
2)阴脱
治法:益气养阴固脱。
方药:固阴煎加减。
用人参、生地、山萸肉、黄芪、麦冬、五味子、肉桂、甘草。方中人参甘平,大补元气;黄芪助人参益气固脱;生地、麦冬、山萸肉养阴生津,五味子敛阴;少佐肉桂温阳,以期阴得阳助则源泉不竭之意。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固脱之功。若阴阳俱脱者,宜阴阳双补以固脱,则以人参四逆汤合固阴煎加减;若见唇色、指端青紫者,加入丹参、赤芍、红花、川芎等活血之品。
护理
休克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轻重程度、抢救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力。
1.体位。
休克时应采取中凹卧位,病人头胸部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使用抗休克裤。
2.保暖。
3.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流量4~6L/min,严重缺氧或紫绀时应增加至6~8L/min,或根据病情采用面罩或正压给氧。
4.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5.镇静止痛。
饮食保健
宜食
牛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改善黏膜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炎症的消散。
精瘦肉,属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补充优质蛋白,是价廉物美的营养食品。
忌食
大肥肉,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而且加工此种食物的油都属于质量比较差的油,对人体极为有害。
腌制蔬菜,属于高盐食物,不宜过多食用,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
保健
1.大枣花生桂圆泥
功效:清气醒脾,调中开胃,补血止血。适用于妇女产后子宫出血和缺铁性贫血等症。
原料:大枣100克,花生米100克,桂圆肉15克,红糖少许。
制法:(1)将大枣去核,清水洗净,待用。 (2)把花生、桂圆肉也洗一洗,待用。 (3)将大枣、花生米、桂圆肉放入大碗内,共捣为泥,加入红糖搅匀后,上笼蒸熟即成。
2、三七炖鸡蛋
功效:化淤止血,养血活血,能络止痛。此方重在化淤而止血,故对淤血内停所致的妇女产后出血甚为适宜。
原料:鸡蛋3个,三七粉3克,红糖20克。
制法:(1)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匀,待用。 (2)在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炉火上烧开,将鸡蛋倒入锅内,再把三七粉放入,煮至鸡蛋凝固时,即可离火,盛入大碗中,再加入红糖搅化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