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疝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肌疝(myocele)是指肌肉组织经过筋膜鞘的缺损或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的一种疝。临床上比较少见,好发于小腿,多数肌疝疝块在0.6cm以下,有时为多发性或双侧性。其症状较轻,在休息后或静止时消失,常被忽视或漏诊。

肌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治疗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症状轻者应限制活动和使用弹力绷带。若病人是体力劳动者或有明显症状者应考虑做筋膜修补术,以恢复劳动力。若手术在损伤2周以上才施行者,筋膜破裂口已为一薄层纤维组织所覆盖,看不清缺损和边缘,但扪之边缘尚在,肌肉收缩时,仍将从此弱点疝出。切除纤维薄膜将边缘重叠缝合,或用阔筋膜片、Marlex Mesh修补。

(二)预后

肌疝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下肢局部肌筋膜发育异常、手术损伤或创伤、长期慢性劳损等使下肢筋膜缺损或变薄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下肢局部肌肉压力增高是发病的诱因。

(二)发病机制

1.肌筋膜缺损或薄弱 常见肌筋膜缺损或薄弱原因如下:

(1)正常情况下,肌肉筋膜存有正常的、生理性的缺损或薄弱区,当肌肉压力增高时,肌肉便由此疝出。如腓浅神经由腓总神径自腓骨颈的外侧发出,向下走行腓骨长、短肌之间,其终末支在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过筋膜成为皮支,导致局部缺损或薄弱,小腿肌疝可由此疝出。肌肉经筋神经出口疝出可导致神经损伤、卡压,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2)手术损伤或锐器切割可造成肌肉损伤和筋膜破裂,如清创缝合时仅缝合皮肤,当肌肉肿胀、压力增高时,可向筋膜外膨出。再如,钝性损伤或骨折可损伤肌肉和刺破筋膜,由于肌肉肿胀、压力增高向筋膜外膨出形成肌疝

(3)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动作不协调或负荷过重,及着地姿势不正确,下肢持力不稳等因素,使下肢肌肉极度收缩,以致肌肉结构受损,此时肌腹明显短缩,肌外膜纵向撕裂,形成间隙,使肌肉由肌外膜间隙膨出,疝出组织可发生嵌顿、少量渗血,继发水肿渗出等创伤性炎症反应和周围肌群痉挛

(4)长期慢性损伤使下肢筋膜变薄弱或破裂。

(5)筋膜本身病变造成一定部位的筋膜薄弱。

2.肌肉压力增高

(1)肌肉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后,局部代谢增强,血氧浓度降低,代谢产物积蓄,使微循环渗出增加,组织间液增加,肌肉可发生肿胀、肥大;然而筋膜壁却限制了肥大肌肉的扩张,使肌间隔的压力增高,继而促使肌肉由薄弱或缺损部位突出而形成肌疝。

(2)创伤、手术或肌肉本身的病变,可使肌肉肿胀、压力增高,并由手术或损伤筋膜薄弱处膨出形成肌疝。

近年来,有人认为肌疝是慢性肌筋膜间室综合征代偿性表现。张镛福等人也发现,在慢性小腿肌筋膜间室综合征中,将近一半的患者存在肌疝。

肌疝的症状

多数患者在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或外伤后发病,且多在小腿胫前肌部位。

1.疼痛 一般情况下疼痛不重,当肌肉受到筋膜疝环嵌压,发生局部充血水肿无菌性炎症时局部出现明显疼痛。如肌肉压力很大,疝出后被筋膜环嵌压,疝出的肌肉不能回缩,可出现炎性渗出肿胀。受压时间过长可能出现疝出肌肉缺血,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肌肉坏死

2.局限性肿块 肿块质软压之可消失,一般小于0.6cm,当肌肉收缩时肿块体积缩小或消失,可触及缺损筋膜孔边缘锐利,呈卵圆形,其下方肌肉不增厚。阔筋膜遭受直接打击或手术切开后可能发生较大的肌疝,大的肌疝常不可回纳,在肌肉放松时一般不膨出,肌肉收缩时可明显隆起。

3.病人下肢有易疲劳感。

1.多数患者有外伤史。

2.小腿前外侧或大腿外侧出现包块,包块质软、半球形、界限清,有一定弹性,肌肉收缩时消失变小,可触及卵圆形及较锐利边缘筋膜缺损。

3.诊断性穿刺为阴性。

4.超声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

肌疝的诊断

肌疝的检查化验

超声检查能清晰的显示各层组织结构及筋膜回声情况,并提示疝口大小、筋膜层是否有渗液等,可排除血肿,为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肌疝的鉴别诊断

1.下肢静脉曲张动脉瘤 多发性肌疝需于下肢静脉曲张、动脉瘤等鉴别。下肢静脉曲张性与外伤无关,抬高下肢包块变小或消失,诊断性穿刺可鉴别。动脉瘤有波动感可闻及血管杂音

2.寒性脓肿 寒性脓肿病人常有结核病史,肿块有波动感可鉴别。

3.腱鞘囊肿 发生于肌腱腱鞘部位,肌肉收缩时无变小或消失,可鉴别。

4.脂肪瘤 肿块皮下、质软,有分叶状,活动,不随肌肉活动变小或消失可鉴别。

5.其他 另外需与肌肉撕裂肌腱断裂血管瘤等相鉴别。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肌疝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肌疝》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