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瘘管切除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术名称

肛门瘘管切除术

肛门瘘管切除术的别名

肛瘘切除术

分类

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肛门、肛管的手术/肛瘘手术

概述

肛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是与肛周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内口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经久不愈,是肛管、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肛瘘的分类方法较多,但不外乎以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所在部位、瘘管行径与肛管括约肌的关系而分。目前多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4类(图1.8.2.2.3-0-1)。

①括约肌间肛瘘:多为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为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约3~5cm。少数瘘管向上,在直肠环肌和纵肌之间形成盲端或穿入直肠形成高位括约肌间瘘。②经括约肌肛瘘:可以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③括约肌上肛瘘:为高位肛瘘,少见,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使治疗较困难,需分期手术。④括约肌外肛瘘:最少见,占1%,为骨盆直肠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提肌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常由于克隆病肠癌外伤所致,治疗要注意其原发病灶。以上分类在高低位方面较细致,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

临床上常简单地将肛瘘分为低位或高位两类,前者是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后者是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以上。也有从瘘管的形状分为直瘘、弯瘘及蹄铁形肛瘘。直瘘常为低位肛瘘,蹄铁形肛瘘常为高位,弯瘘可以是低位,也可以是高位。从病理变化上,又可分为化脓性肛瘘及特异性感染所致的肛瘘。

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必要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同时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

肛门瘘管切除术与切开术不同之处在于将瘘管全部切除直至健康组织

适应症

肛门瘘管切除术适用于:

1.管道较纤维化的低位单纯性及复杂性肛瘘,管道走行方向均在肛管直肠环以下。

2.配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

禁忌症

高位肛瘘不宜行切除术。

术前准备

1.复杂性或高位肛瘘应做40%碘化油造影。方法是:先用温盐水灌肠,排净大便坐浴1次。在肛缘及外口各放一金属标志。用造影针头(用硬膜外穿刺针或小号穿刺针去头部代之),从外口插入。先后用3%过氧化化氢及盐水冲洗管道,增加造影成功率,然后在X线透视下加压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的走向,并做正位及侧位拍片。

2.肛门周围皮肤剃毛。

3.术前1d给流质。

4.必要时术前4~6h做肥皂水灌肠。

麻醉和体位

局麻,骶管麻醉、鞍麻等可选一种。俯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

手术步骤

1.从瘘管外口注入1%亚甲蓝甲紫后,术者将示指插入直肠内作为引导标志,继用可弯曲的钝头探针从外口轻轻插入,经内口穿出(图1.8.2.2.3-1)。

2.用组织钳夹住外口的皮肤,切开瘘管外口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再沿探针方向用电刀或剪刀剪除皮肤、皮下组织、染有亚甲蓝的管壁、内口和瘘管周围的所有瘢痕组织,使创口完全敞开。经止血后,创口内填以凡士林纱布。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肛门瘘管切除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肛门瘘管切除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