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间隙分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喙突外侧、肩胛下肌冈上肌之间的肌间隙称肩袖间隙(rotator interval)(图1)。Post曾于1978年对该解剖部位进行了描述。该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联结冈上肌和肩胛下肌,间隙前方有喙肱韧带使之得到加强。De Palma(1973)发现,正常人群中有9%肩袖间隙呈开口状。Rowe(1981)报道的37例复发性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20例肩袖间隙为开口状,认为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肩袖间隙分裂多见于青壮年,发病年龄在20~40岁较多。肩袖间隙分裂(tear of the rotator interval)是肩袖组织顺肌腱纤维方向的纵形撕裂,与一般的肩袖损伤相比,病因、病理及预后都有不同的特点。肩袖间隙是肩袖结构的薄弱部位,一旦发生分裂,冈上肌与肩胛下肌在上臂上举过程中的合力作用减弱,肱骨头在肩盂上的固定力量下降,易使盂肱关节发生松弛与滑脱。盂肱关节不稳定又可造成肩胛下滑囊的炎症和粘连,进一步可继发关节挛缩

肩袖间隙分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治疗

凡属新鲜损伤,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制动、口服消炎镇痛剂及行物理疗法。也可采取卧床休息臂零位牵引3周,或牵引1周后改用肩人字石膏支具继续做零位固定。零位时,肩胛冈肱骨处于同一轴线,并在同一平面上,达到解剖轴与生理轴的一致性,肩袖处于松弛的休息状态,肌电位最低。低应力状态有利于新鲜的裂隙重新愈合。固定期内可做物理治疗,去除固定后开始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手术治疗的指征是:

1.经2个月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

2.盂肱关节明显不稳定或已有关节挛缩的陈旧性肩袖间隙分裂

3.并存在喙肩弓下撞击因素。

手术采用经肩峰前方入路,分裂三角肌,切开肩蜂下滑囊,显露喙突及其外侧的冈上肌肩胛下肌间隙,并在内旋位及外旋位分别向下牵引患臂。检查盂肱关节是否松动。观察肩袖间隙部位有无撕裂或出现指腹大小的凹陷。如关节囊前壁亦已破裂,则切断喙肱韧带,适当扩大裂口,探查关节腔,包括关节软骨滑膜盂唇等。如关节囊前壁尚完整,则以7号丝线行冈上肌腱肩胛下肌腱边对边的间断缝合3~4针。修补完毕,应在内旋位与外旋位重复向下牵引,若肩袖间隙的凹陷不复出现,则修补已告完成。喙肩韧带切除及肩峰下间隙粘连的松解,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康复。术后一般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二)预后

术后疗效满意。

肩袖间隙分裂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常由劳动作业损伤、运动损伤或多次重复的累积性损伤引起。

(二)发病机制

投掷运动引起肩袖间隙分裂的损伤机制是:由上臂的外旋、外展状态急速转变为内收、内旋状态,导致肌间隙疏松结缔组织破裂,冈上肌腱与肩胛下肌腱分裂。盂肱关节囊前壁可自该间隙疝出或同时发生撕裂。

肩袖间隙分裂的症状

1.疼痛位于肩前方,为持续性钝痛肩关节运动后症状加重。在喙突外侧肩袖间隙部位有局限性压痛

2.乏力疲劳感。

3.肩关节不稳或松弛感。

4.关节内弹响。

1.肩部外伤史。

2.肩前痛及肩部乏力、疲劳感。

3.喙突外侧局限压痛。

4.盂肱关节不稳定。

5.臂上举的前后位X线片存在盂肱关节滑脱现象。关节造影出现肩袖间隙异常显影。

肩袖间隙分裂的诊断

肩袖间隙分裂的检查化验

1.X线摄片 使患臂处于最大上举位,有时可出现盂肱间滑脱现象。

2.盂肱关节造影 显示出肩袖间隙部位造影剂溢出,在喙突外侧形成带状、乳头状或小片状不规则影。

3.关节镜检查 可见肩袖间隙部位充血渗出

肩袖间隙分裂的并发症

可并发肩关节弹响。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肩袖间隙分裂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肩袖间隙分裂》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