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型溃疡结肠炎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脾肾阳虚型溃疡结肠炎是一种病症名,属于医学术语.

治法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主症==

久病不愈,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便中夹杂有黏液,泻后则安,形寒肢冷,面色眺白,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方药==

附子理中汤四神丸加减。 熟附子9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补骨脂15g,肉豆蔻6g,五味子,吴茱萸3g,厚朴10g,山药30g,干姜6g,砂仁6g,黄柏炭9g,陈皮10g,甘草6g。==方解==

方中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予取四神丸之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与温中暖肠胃的熟附子、干姜、吴茱萸配合,运脾土,振奋中阳,中阳振复,升发运转,可使清升浊降,肠胃功能恢复正常;陈皮、砂仁理气健脾开胃;厚朴调气导滞;黄柏炭清化湿热毒邪,又苦以坚阴;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上药合用,脾肾两补,温中寓涩,调气导滞,兼能清化湿热毒邪,使肠胃功能协调,溃疡性结肠炎自可逐渐康复。==注意事项==

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病程已久,以肠鸣腹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为特征。其症呈一派虚寒之象,治疗当遵治泻九法之"燥脾、温肾、酸收、固涩、升提"五法为治,但须审证准确,以防恋邪。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病程较长,其病机复杂多变,治疗时应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在疾病早期常以湿热为主,邪壅滞肠,在清化湿热的同时要扭转病势,使之由滞转通,用药宜导滞不宜涩止;在脾胃虚弱尤其是脾肾阳虚阶段,疾病以正气内亏为主,往往少邪无滞,或无邪无滞,病势以本亏肠滑为主,在扶正的同时必须扭转病势,使之由通转涩,用药上宜涩不宜通,适度地应用涩肠止泻的药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脾肾阳虚型溃疡结肠炎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脾肾阳虚型溃疡结肠炎》经典原文。